水利百科

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

编辑
所属类别: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
外文名称:

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的水文、水力学等基本理论,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技术以及水力机具等的发展史。可分7个时期。

萌芽期

夏商周三代(约公元前2070~前256年)。

理论及技术

《管子·水地》说“水者万物之准”,“水为万物之本源也”,又提出了“治国的关键在水”的思想。《管子·地员》叙述了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种类、植物的关系。《管子·度地》认为水、旱、风、雹、疫、虫等灾害中,水灾最大;把地表径流分为5种:经水(干流)、枝水(分支)、谷水(季节水)、川水(枝流)及渊水(湖泊);还描述了一些水流现象,如水跃、环流、冲刷等。《周礼·匠人》提出以水平定高低,以垂球定垂直等测量技术。

勘测规划

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已有勘测、规划等基本技术的内容。《左传》中记载有地区水土开发利用的勘测规划性措施;测定统计山林、沼泽、土地高低,规划蓄水塘堰、田间灌排系统的方法。《尚书·禹贡》中提出全国性水土治理利用的设想(参见中国古代治水方略)。《周礼》中提出田间灌排系统渠道分为5级,叙述了蓄水、防水、引水、分水、灌水、排水等一系列工程(参见沟洫)。对于修筑堤防,春秋时齐桓公于葵丘会诸侯(前651年),立有“毋曲堤”(不筑不合理的堤防)的盟约。

设计施工

《周礼·考工记》记载井田灌排各级沟洫的一般尺寸,排水沟30里加宽1倍,堤防边坡的尺寸为3∶1等,并指出:沟渠的设计要看水势,使泥沙不淤积;堤防要看地势,使水流不冲刷。《左传》鲁昭公三十二年(前510年)记载了筑城土工的施工计划和组织,有计算长、宽、高、深、取土位置、工期、劳动力、费用和粮食的要求,以此作为劳动分工的依据。《周礼·考工记》记载,沟和堤施工时,首先要做好样板段,才可全面动工。《左传》鲁昭公三十年(前512年),吴国筑坝壅山水灌徐城(今江苏泗洪南),遂灭徐国;晋出公二十一年(前454年),智伯筑坝壅晋水灌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战国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白起伐楚,筑堰断鄢水灌鄢郢(今湖北宜城南)。这些都是当时比较大的筑坝工程。西门豹在漳河筑12个滚水堰引水灌溉(参见引漳古灌区),使用的是堆石低坝。战国时,黄河下游已有堤防出现(参见中国防洪史)。

管理维修

《管子·度地》记载了当时堤防维修制度,修防巡堤查勘办法,及冬春在滩地取土、夏秋于堤背取土培修等的施工要求。战国时白圭(约公元前375~前290年)以治水筑堤著名。《韩非子·喻》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记载了白圭丰富的堤防修守经验。《慎子》记载:“治水者茨防决塞。”茨防,后人解释为埽工。

其他

提水工具已有桔槔(参见中国古代提水工具),仪器有铜壶滴漏及欹器等。

第一次发展期

自秦灭周至东汉中平六年(公元前256~189年)。

基本技术

战国末称水利专家为“水工”。秦代有地方官按时上报降水量的规定,东汉及后代也有类似规定。李冰修都江堰建石人水则量水。《淮南子·地形训》记载了灌溉水质和适宜种植的作物。西汉时人们已认识到多泥沙河流淤灌的好处,如可以肥田和改良土壤。掌握了1顷陂塘可以灌田4顷的经验数据。

勘测规划

秦修建都江堰、郑国渠(参见郑白渠)、灵渠以及整顿江河堤防。汉代所修各大工程,都有勘测规划、定线测量和地形测量。西汉时治黄议论很多,以规划性意见为主,如贾让治河三策等。

设计施工

黄河下游已有1 000多里堤防,并有了石堤、护岸及挑水石坝(石激)等建筑物,还组织了裁弯取直、疏浚等工程。西汉末曾提出蓄洪、滞洪等方案。瓠子堵口,用竹代替梢草,后人认为采用的是平堵法;王延世东郡堵口用竹络(竹笼)装石合龙,采用的是立堵法。竹笼用于都江堰可能始于秦汉,唐代始有明确记载。都江堰用分水鱼嘴,灵渠用分水铧嘴,说明已有早期的分水建筑物。西汉开龙首渠隧道,用竖井分段施工,由此发展为“井渠”,即坎儿井。西汉长安的供水渠建有渡槽(飞渠)。

西汉狼汤渠(又称荥阳漕渠)引黄河水的闸门为土木结构。曾开凿了黄河三门砥柱,以改善黄河航道。东汉汴渠口建有数座水门,互相补充,后来多改为石门。王景治浚仪渠(汴河的一段)时曾用“

流法”,可能就是后来的堰埭。

维修管理

西汉时,黄河已有修防制度,设有专职官吏。汉武帝时制定的“水令”,是农田水利管理方面的法规。元帝时,召信臣开发南阳水利,曾制定“均水约束”,刻在田边的石碑上,是灌区的用水条例。汉代设都水长,管理水泉、河、湖及灌溉工程,分属中央及地方。成帝时,曾设都水使者,统一领导都水官吏,东汉时都划归地方管理。西汉哀帝时曾命息夫躬“持节领护三辅都水”,开发关中水利。

水力机具及其他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墓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说明已有了比桔槔复杂的提水机具。西汉时水碓用于谷物加工,东汉初水排用于冶铁鼓风。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水转浑天仪。东汉末,有使用翻车、渴乌(虹吸管)的记载。

中衰期

自东汉初平元年至隋政权建立前(190~580年)。

基本理论及技术

东汉建安年间高诱注解《吕氏春秋·圜道》时明确指出了水文循环过程(参见中国古代水文学)。

勘测规划

曹魏正始年间(240~248年),全面规划,大兴淮颍两岸水利屯田,范围至数百里。西晋杜预根据气候变化、涝灾增加的实情,建议废除这些工程,排除渍水。北魏崔楷于熙平二年(517年)左右提出海河水系下游幽、冀、瀛等州的排洪排涝规划,建议新建排水沟渠、堤堰等系统,构成一个排水网,水口要多,能冲洗盐碱,排干沼泽。实施前要勘测、规划,并提出收效后在低地种植水稻、高地种植桑麻的开发利用规划。

设计施工

浙东农田水利在直接入海的小河流上筑堰闸,御咸潮蓄淡水灌溉已开始发展。江浙一带的人工运河上,例如三国吴时的破岗渎,修建系列堰埭蓄水、平水,是早期的渠化工程。南北朝时,在天然河流上普遍设堰埭行船。邗沟上也有一连串堰埭(参见中国古代通航建筑物)。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6年),筑拦淮大坝浮山堰,壅水灌寿阳(参见寿州古城),堰长9里,高20丈,用20多万人修了2年多,曾向龙口抛了几千万斤铁器护坝脚,是淮河干流上修建的第1座拦河坝。这一时期水攻战事遍及江、淮、河、海各水系。

管理维修

曹魏在淮颍流域军事屯田兴办的水利,北魏在黄河上游军事屯田兴办的水利等,都是军事管理。南方河渠上政府兴建的大量堰埭,都设官吏收税,是当时国库的一大笔收入;私人水利也有人管理收费。

水力机具及其他

曹魏时马钧做翻车,又做大木轮,以水发动,带动木人击鼓吹箫,跳丸掷剑,“百官行署,舂磨斗鸡,变巧百端”,是整套水力机具。南方河渠上的堰埭过船时,用人力或畜力拉船过堰,也有简单机具,是原始的斜面升船机。当时南方航运发达,有载重2万石的大船。东晋时创制了莲花漏,南齐祖冲之创造了脚踏机船。

第二次发展期

隋开皇元年至北宋末(581~1126年)。

基本理论及技术

北宋时对黄河水文情况已有较深入的认识。提出以季节物候命名的汛水(参见信水),以水流情况命名的水势,以及按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分类的所含泥沙,如夏天的胶土、初秋的黄垩土、深秋的白垩土、霜降以后的沙等。《河防通议》记载黄河的“土性与色”,按土性质分7种,按色分5种,认为是治水者必有的知识。宋代测河中水流有“浮瓢”法或“木鹅”法,即用铁脚木鹅顺流漂下,探沿程深浅;用多个浮瓢自干支流同时放入,测水流相对快慢。量河流水面高差,有傍河掘井,量各井水面高低法;有沿河引水以多层小堰拦蓄,量各堰水面高差法。北宋时已有初步的流量概念(参见徼)。唐宋测量已有类似现代的较简单的水平仪和经纬仪(参见中国古代水利测量)。

勘测规划

唐宋两代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湖泊水面开发为纵横塘浦,形成水网,中间筑圩田或围田。唐以屯田等方式兴修;北宋人提出治田、开港浦、海口置闸等规划,又有人提出以疏泄为主的治理太湖流域规划(参见太湖塘浦和围田)。邗沟及江南运河的通航,常“以塘(湖泊)潴水,以坝(堰埭)止水,以澳(人工池塘)归水,以堰(溢流堰)节水,以涵(涵洞)泄水,以闸时其纵闭,使水深广可容舟”,有较完整的工程体系。

设计施工

唐宋运河上的水工建筑物最为完备。唐玄宗时,在长安城东修成广运潭为停泊港,于武后时开成(参见中国港口建设史)。在黄河航道上的三门砥柱岸旁,于开元末天宝初(741~742年)曾开凿开元新河,以避黄河上行船之险(参见三门峡运道)。隋代于古汴口筑梁公堰引黄河水入汴河,唐代重修,建石斗门引水。斗门上建木阁,架木桥。邗沟南端也有两斗门,与梁公堰斗门相似。北宋汴河口设“石限”,限制泥沙和洪水侵入。宋都东京(今开封)以西建有若干减水斗门,泄洪放淤。汴京近郊有横跨河上的金水河渡槽和官营磨茶用的几处大水磨(参见古都开封水利)。汴水流急,北宋中期把汴河桥梁都改成“飞梁无柱”的拱桥,河内没有桥柱或桥墩,以防碰撞行船。汴京的西段曾用碎砖、碎石筑成“虚堤”多处,引渗水蓄积备用。元丰年间(1078~1085年),引洛水为源,修清汴工程(参见汴渠) ,河旁利用陂塘蓄水接济运河,名为水柜。淮扬运河(淮安到扬州)、真扬运河(仪征到扬州)及江南运河闸坝建筑最多。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出现了类似现代船闸的复闸。稍后,又有带积水澳和归水澳的澳闸,普遍推广到江南、江北运河段(参见中国古代通航建筑物)。临江各闸又建有拦潮闸,拦蓄江潮济运。淮扬运河有蓄水济运的扬州五塘。北宋末,这一段蓄泄河水的石

和斗门不下七八十座。在灵渠上,唐代李渤时设置斗门,鱼孟威时设斗门18座,北宋发展为36座。

唐代长安、洛阳和北宋汴京都有以漕运和供水为主的城市水利工程(参见中国古代城市水利)。

在此期间,黄河埽工成熟,能控制长、高各数丈的埽个;护岸工程发展为马头、锯牙、木岸、木笼等多种类型。堵决、闭河时,于两岸筑“约”,以锯牙进占技术已熟练掌握。堤防已有遥堤、缕堤、月堤等名,堰坝还有软硬之分(参见中国防洪史及中国古代堰坝)。

农田水利方面,唐代郑白渠渠首有长、宽各百步的将军

分遏泾水。北宋改为每年拆修的木梢堰。唐代渠道横穿水道用平交法,以斗门节制。太湖塘浦工程,北宋已有于水中就地取泥的筑塘法,叫做“

筑塘”。它山堰建于唐代,渠首是一座空心坝。唐宋放淤肥田,宋熙宁中已有方格放淤法。北宋嘉祐时,山西引山洪淤灌,已有技术总结(参见淤灌)。

这一时期,海塘、海堤迅速发展,以钱塘江两岸最宏伟,由土塘发展为柴塘、埽工塘、竹笼石塘以至砌石塘(参见中国古代海塘)。

管理维修

现存唐代水利法规有残书《水部式》(参见唐《水部式》),包括若干水利管理条文。北宋开发农田水利的规定有《农田水利约束》(参见宋《农田水利约束》)。唐代对关中水利管理最严,由京兆少尹负责,下设渠堰使。曾多次拆除郑白渠上的水碾、水硙,最多时一次拆除数十座。唐宋黄河、汴渠都有岁修制度。宋代规定每年秋冬备料,春天增修堤防,汴渠还要疏浚。北宋汴渠引黄口常改移新口,冬日停航修浚。唐宋大运河漕运主要采用“转搬”制度,即以江河船只构造不同分段运输。如:江淮船不入汴,汴船不入黄等。汴渠引黄多泥沙,不能设堰闸。宽浅多沙,宋代曾筑木岸,束窄河道,冲刷泥沙,以整理航道。宋代黄、汴岁修堤防检查土工质量,采用锥探法。

水力机具及其他

唐宋水碾水磨等极发达。大者如天宝七年(748年)高力士在沣水上作碾,有五轮同转,“日破麦三百斛”。北宋东京附近有官设磨茶水磨多处。长葛等处,一次增修水磨就有260余座。隋唐已有高转筒车,北宋江南运河有一种木涵洞,中设“铜轮刀”,水冲轮转,可以切割积草,是一种类似水轮机的工具。唐宋时曾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北宋试用过一些疏浚黄、汴的机械,如熙宁中的铁龙爪、扬泥车及浚川耙等,但效果不好。

由盛转衰期

南宋、元至明嘉靖四十五年(1127~1566年)。

基本理论及技术

自北宋以来河湖已普遍安置水则,有木、石两种。还曾通过地形测量,以一个标准水则控制大面积上的水深(参见水则)。南宋各州县普遍设置量雨器及量雪器(参见秦九韶)。元代郭守敬最早提出海拔概念(参见中国古代水利测量)用于水利勘测。明代已有测量队组织,包括锥手、步弓、水平、画匠人等不同人员分工。

勘测规划

郭守敬首次自宁夏溯流探河源,又沿流而下至山西以北,勘查航道及河套可修复的古渠;又自中游孟门以下沿黄河故道,纵横数百里,测量地形,规划分洪及灌溉渠道,绘图阐述意见。至元十二年(1275年),又勘测汶、泗、卫等河与黄河故道之间广大地区,规划开运河行漕运,后开成会通河。开通惠河亦事先勘测规划。元至正年间贾鲁治河亦经勘测绘图后提出方案。明代白昂、徐有贞及刘大夏治河,都有勘测规划。

设计施工

元沙克什著《河防通议》,编辑宋、金河防旧制,分为6章。其中制度、料例、功程、输运、算法5章都有关于设计、施工的内容。《王祯农书》列水利田9种,田间工程10余种,总结前代的工程技术成就。

元代引沁灌溉的广济渠,有拦沁河的大型滚水石堰;引泾灌溉的丰利渠,渠首有大型石囷堰。囷亦作囤,元代亦用于筑海塘。都江堰鱼嘴曾用铁1.6万斤铸为铁龟,堰亦曾改为石砌,并跨内外二江筑石闸门;明代亦曾铸铁牛为鱼嘴;杩槎亦有记载。明代钱塘江海塘已有五纵五横鱼鳞石塘。

贾鲁治河于汛期施工,用石船堤挑水。郭守敬修通惠河,引昌平泉水建成白浮瓮山河,与现代京密引水渠渠线设计基本一致。明代宋礼、白英建南旺分水(参见引汶济运),在设计方面有独特成就。

管理维修

京杭运河元代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如限制大船进入会通河等。明代陈瑄自长江边至通州设铺500余处、闸四五十处,并设浅夫、闸夫等管理维修。又定漕运制度,管理运用制度更趋完备。

《河防通议》载金代黄河修防的《河防令》10条。明代设总理河道,专司黄、运河修防,下设一系列官吏、吏役,并定有制度。元李好问《长安志图·泾渠图说》载有泾渠管理条例。

水力机具及其他

唐代李皋创造的脚踏机船原为两轮,南宋初已发展至16轮,还有手摇的轮船。元《王祯农书》总结前人工作,记有提水工具7种、水力机具8种及计时漏1种,其中包括王祯自己创造的机具。

缓慢发展期

明隆庆元年至民国末年(1567~1948年)。

明末清初,西方教士曾传入欧洲水利技术。近代,西方技术更大量传入。

基本理论及技术

明隆庆、万历时(1567~1620年),对泥沙性质认识深化,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及放淤固滩等理论。清康熙年间,陈潢与康熙皇帝提出流量概念(参见徼),并用于设计。

同治四年(1865年)汉口始设长江水位站,光绪十五年(1889年)始用新法测黄河图。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永定河设河工研究所。1915年,成立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参见河海大学)。1918年,设黄河泺口水文站。1923年,德国人恩格斯始作黄河模型试验。1933年,在天津成立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1935年,在南京成立中央水工试验所(参见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勘测规划

明万历时潘季驯提出统一治理黄淮下游及运河的规划。清乾隆时胡定提出黄河上游水土保持意见。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比利时工程师卢法尔勘测黄河。次年,提出下游治理,上游水土保持,进行测绘及水文测验等规划性意见。1931年,编成导淮计划及永定河治本计划。李仪祉等采用近代水利科学原理,提出上下游全面治黄意见。

设计施工

潘季驯始筑成洪泽湖水库(参见高家堰)。于黄河下游修成一系列堤防,有遥堤、缕堤、月堤、格堤、戗堤等(参见黄河大堤)。清康熙年间开中运河后,黄、淮、运在清口汇合,为了通航和遏制黄水倒灌,在清口建了大量堤坝、引河等工程。黄河埽工到清代已发展成为软厢。埽工按做法可分为2类,按形状可分为9类,按作用可分为4类,按所在位置可分为5类,按用料分有3~4类。坝工按作用、形制、用料等分类也有多种。清中期以后,护岸已采用石工,后来还有砖工。黄河及海河水系放淤固堤始自明代,清中期曾经大力推行。

明末徐光启介绍西方技术,著《泰西水法》,有建造水库等技术。1921年,利津宫家坝黄河堵口参用西方堵口方法。1947年,黄河花园口堵口亦采用西法,参以旧法。20世纪30年代初,台湾嘉南大圳及泾惠渠渠首堰都采用新法筑堰。

管理维修

潘季驯曾制订黄河堤防修守制度。明清两代对河防及运河、农田水利都有较完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其中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区性的。运河运输管理及通航建筑物的运行也都有系统制度。黄河、运河及海河水系清代都曾设河道总督,下设道、厅、汛等管理机构。其余江河多归地方管理。防洪报汛采用飞马报汛及皮混沌报汛等方法(参见古代报汛)。清宣统元年(1909年)黄河上始用电报报汛。

水力机具及其他

明末,徐光启介绍西方水泵、玉衡和恒升。中国大陆第1座水电站云南石龙坝水电站,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1912年建成。

全面繁荣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以后)。

50多年来,水利事业在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土保持、水力发电、水运、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水利科学的全面繁荣是密不可分的,水利科学支持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大江大河流域的规划,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防治水旱灾害的部署等方面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水平都有相应的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的水利建设和管理,为水利科技提出了必须解决的广泛的课题,特别是三峡、小浪底等大型枢纽工程,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高难度的课题,带动了结构、岩土、水力、机电自动化等学科分支的长足发展;艰巨的防洪减灾任务,带动了高新技术在水利工程技术和管理上的应用。

水利科学技术成就表现为:

水文水资源

水文站网设置逐步趋向完善;测验技术和观测技术都有了大的提高,泥沙测验技术进步更为明显;水文计算机系统基本数据库建设进展较快;利用卫星遥感技术传输水文数据的实验也有进展。在水文分析计算方面和洪水计算方面进展较大。

开展了一系列全国性规划研究工作,包括中国水资源评价及利用、全国中长期水供求规划、全国地下水规划、全国节水灌溉规划等,提高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预见性,在规划中提出了多层次、多目标群决策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在水资源评价、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法规及管理体制建设、水价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进展。

防洪减灾

对于暴雨洪水的研究,从小尺度天气系统到大尺度气候环境,从暴雨洪水分析到数值模拟,都取得了大量成果;对旱情、风暴潮、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研究水平,也都在成因、预报和对策等方面获得显著提高。

在洪水预报和防洪调度方面,普遍采用了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逐步建立了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为中心,与各大流域和重点省、直辖市以及大型水利枢纽之间的专用通信网,初步实现了气象水文信息的现代化传输处理。遥感、雷达、卫星等通信技术广泛引进应用,在洪水监测和灾情调查方面,已初步做到全天候监测,准时远距离传输及图像输出;全国防汛指挥系统,也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

结合主要江河的流域规划,提出了防洪对策和防洪工程总体规划,使防洪工作从局部河段的治理、单项工程建设,逐步向全面治理和综合措施的方向发展,初步建成蓄泄兼筹、点面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在不断完善工程措施的同时,非工程措施占有重要地位: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土地管理,洪水预警系统、避难系统,防洪风险分析理论、风险图等都得到愈来愈多的应用;对防洪保险和防洪基金等问题,从灾害、经济、社会和法律的角度开展了综合研究。

灌溉

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包括:以新材料、新结构和使用新机械建造防渗渠道,提高输水效率,降低造价;固定式、半固定式、中心支轴式及绞盘式等多种形式的喷灌设备都已开发应用,滴灌、微喷灌及涌泉灌等都有一定发展;结合地膜的使用,膜上灌、膜下灌技术已得到完善;采用水利的和农业的综合措施,获取节水增产的综合效益;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改善灌溉制度和方法,采用高科技手段监测、采集、传输信息,制订优化灌溉计划,实现灌溉设施的远动控制等。

水土保持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西北黄土高原进行水土流失监测,经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基本掌握了土壤侵蚀的基本规律。在治理方面,结合群众经验,总结出完整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水土保持已由单一治理、局部治理,发展形成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技术

20世纪后半期,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勘测、设计、科研、施工和安全监测等方面,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筑坝技术,建成了一大批包括多种坝型的百米以上高坝,其中不少工程建在地震烈度高、地质条件复杂、泄洪流量大、建筑技术难度高的地区。三峡水利枢纽将成为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被称为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已建成的二滩水电站拱坝已高达240 m。近20年新坝型发展迅速,碾压混凝土坝、面板堆石坝尤为突出。前者坝高已达128 m,后者已达180 m。

筑坝技术进步很大,无论是土石高坝,还是混凝土高坝,在基础理论研究、设计、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重大成果。大型地下洞室的勘探研究、设计和施工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另外在水工水力学、河流泥沙与河道整治、岩土工程抗震防护、大坝安全监测等方面都有许多先进成果应用于工程实践。水力机械的模型试验技术得到很大发展,支撑了众多大型水电站的建设。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