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

  • 中国华北地区重要河流,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海河流域西起太行山脉,北倚内蒙古高原,东北与滦河流域相邻,东临渤海,南界黄河,包括北京、天津两直辖市,河北省的大部,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一部分。流域面积26.34万km2,其中山区占60%,平原占40%。海河流域位于35°~41°30′N,112°~118°30′E之间。北部和西部为山地,东部和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太行山、燕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呈弧形分布,环抱平原,海拔一般为500~2000m,五台山主峰最高,达3 058m。海河流域西部分布着黄土丘陵,约占山区总面积的30%,植被较差,是该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东部为广阔的平原;山地至平原过渡段甚短。海河平原系黄河与海河支流冲积而成,高程在50m以下。由于受黄河屡次迁徙和海河各支流多次改道影响,平原地形起伏不平,岗、坡、洼淀相间分布,微地形较复杂,低洼地易涝易碱。海河水系包括漳卫、子牙、大清、永定、北运、潮白、蓟运等河,历史上均在天津附近汇入海河,由大沽口入渤海。徒骇、马颊河各有单独入海口,习惯上划归海河流域(见图)。海河如以卫河为源,全长1 090km,其中天津以下海河干流长73km。海河流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60mm。太行山和燕山山前为700~800mm,山西雁北地区不足400mm,东部平原为500~600mm。年平均径流量208.85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224.43亿m3,扣除互相转化的重复计算部分,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54.21亿m3。人均水资源量316m3,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7,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流域多年平均年输沙量1.5亿t。永定、滹沱、漳河多沙,永定河沙量最大。流域可开发水能资源1 626.3mW。海河干流常年通航,部分支流也有通航史,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水源不足,各支流基本停航。 海河水系示意图 2000年海河流域总人口1.16亿人,耕地1 010万hm2,粮食产量4 950万t。流域内有大同、阳泉、井陉、峰峰、鹤壁等大型煤矿和邯郸钢铁企业,中下游平原和滨海地区有华北油田及大港油田。海河平原为粮棉产区,工业、交通发达。流域内水旱灾害频繁,1917、1939年洪水淹没天津市,1963年洪水冲毁京广、石德铁路75km。1964、1977年平原沥涝淹地260万~330万hm2,1965年旱灾面积超过400万hm2(参见海河水利史)。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流域内连续干旱,农田严重受灾,大多数城市缺水,很多山区人畜用水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海河水系的治理十分重视,依据1957、1963及1987年三次规划,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20世纪末,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 700座,116座大中型水库总库容225.7亿m3,其中大型水库有官厅、密云、岗南、黄壁庄、岳城等27座,总库容186亿m3,控制了山区面积的85%。在各河中下游地区建设蓄滞洪区26处,整治骨干河道50多条,开挖和疏通了潮白新河、永定新河、子牙新河、漳卫新河和独流减河等入海河道,改变了历史上各河洪水汇集天津入海的局面。海河水系已初步形成了“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为了保障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供水,先后建成了京密引水、引滦入津、引黄入卫济冀等一批跨地区、跨流域调水工程。流域内建成提水工程1.3万处、引水工程4000处、机井120万眼,灌溉面积从80万hm2发展到680万hm2。

英国水利机构

  • 英国政府与水有关的部门主要有环境、运输和区域部(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Transport and the Regions),农业、渔业和粮食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Food)。环境、运输和区域部是负责国家的水政策以及涉及有关水的法律等宏观管理方面的事务,监督实施有关法规和政策,包括监督1991年水法规定的取水许可制度的执行情况。农业、渔业和粮食部负责制定和指导实施洪水和海岸防御计划,提供基本防御体系的补助金等。在英格兰和威尔士,与水有关的机构有环境署(Environment Agency)、水服务办公室(Office of Water Service)、水公司(Water Company)、地方管理局(Local Authority)。环境署成立于1996年,主要职责是代表政府制定和执行环境标准、负责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包括取水和污水排放许可证的行政管理,以及防洪工作。水服务办公室主要负责保证水公司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监督水公司的财务管理,宏观调控水价,制定水公司的服务标准。原水务局供水和污水处理部门和水公用事业单位改制后组成317个供排水公司和16个供水公司,较大的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供水和排污(含污水处理),较小的公司只经营供水业务。地方管理局负责各级洪水及海岸防御工程的规划、设计、建造与维护,以及土壤排水工作。在苏格兰与水有关的机构有苏格兰环境保护署(SEPA)。在北爱尔兰与水有关的机构有北爱尔兰的环境部、农业和乡村发展部、地区发展部。198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水工业实行了私有化,供水的水净化部门由私营公司负责,实行股份制,而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供水和污水处理部门仍为公用事业单位,没有私有化。

辽河

  • 中国七大江河(参见长江)之一(参见彩图Ⅰ—8)。汉代以前称句骊河,汉代称大辽河,五代以后称辽河,清代称巨流河。辽河流域位于40°30′~45°30′N,117°~125°30′E之间。流域地势大体是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间倾斜。流域的西部为大兴安岭、七老图山和努力鲁尔虎山,海拔500~1 500m;东部为哈达岭、龙岗山和千山,海拔500~2000m;中部为辽河平原,海拔200m以下。 Ⅰ—8 松花江、辽河流域示意图 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自治区),全长1 345km,流域面积21.9万km2。其中山地占35.7%,丘陵占23.5%,平原占34.5%,沙丘占6.3%。辽河上游为老哈河,沿东北向流至海流图,纳西拉木伦河后称西辽河,西辽河东流至吉林境内折向南,于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与东辽河汇合后称辽河,辽河西南流并先后接纳招苏台河、清河、柴河、泛河、柳河等主要支流,于台安县六间房分成两股,一股称双台子河,在盘山县纳绕阳河后入渤海;另一股称外辽河,在三岔河纳浑河和太子河后,称大辽河,经营口注入渤海辽东湾(见图)。1958年,在六间房附近将外辽河人工堵截,使辽河与大辽河分成两个独立水系。 辽河水系示意图 流域内年平均气温4~9℃,北部和东部山区无霜期120~150 d,南部为150~180 d。年平均降水量350~1000mm,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全流域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150亿m3,地下水123亿m3,扣除重复量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14亿m3,人均水资源量638m3,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3,属于缺水地区。1998年实际用水量153亿m3。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为480MW。2000年,辽河流域总人口3 429万,其中城市人口1 447万,占总人口43%,主要城市有沈阳、鞍山、抚顺、营口等。有耕地455万hm2,草场667万hm2,林地473万hm2,滨海苇田5万hm2。辽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镁、石油等。流域内有抚顺煤矿,鞍山、本溪钢厂,辽河油田和辽阳化纤厂等大型企业,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西辽河地区畜牧业发达,辽河下游地区是水稻的集中产区。流域内交通发达,有桃仙国际机场、鲅鱼圈海港和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辽河上游及其支流柳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干旱,生态环境很差,平均六七年就有一次较大范围的严重干旱。辽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繁,近百年共发生大小洪水灾害50余次。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道淤积,降低了河道泄洪能力。1949年以前辽河流域仅在东辽河建有二龙山水库,柳河上建有闹德海拦沙堰,这是两座较大工程。至2000年相继建成大伙房、清河、参窝、观音阁等大型水库18座,中小型水库673座,总库容166亿m3;建成农用机电井9.6万眼,万亩以上灌区179处,灌溉面积152万hm2,其中水田55万hm2。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128亿m3,其中地表水62亿m3。整修、加固主要堤防3 728km,达3年一遇以上标准的除涝面积78万hm2。主要河道一般可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主要城市防洪达100年一遇或大于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汾河

  • 中国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省境内第一大河。汾河发源于晋西北的管涔山,流经静乐、太原、临汾三盆地,至河津县汇入黄河(见图)。流域面积39 471 km2,全长695 km,全部位于山西省境内,占山西省总面积的25.3%。汾河流域东以五台山、太行山支脉太岳山与海河水系为邻,西以吕梁山与黄河北干流及入黄支流相隔,南以孤山、稷山与黄河支流涑水河为界。 汾河水系示意图 汾河上游为高山峡谷,属山区河段,中游为晋中盆地,下游为临汾盆地。汾河流域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多雨而炎热,冬季雨雪稀少、干旱而寒冷。年平均降水量534 mm,50%集中在七八月份。由于降水少,年际变化大,形成“十年九旱”的特征。又因地形复杂,山区常出现局部暴雨。流域内常形成旱中有涝、旱涝交错的局面。汾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6.6亿m3,地下水资源量25.2亿m3,扣除重复计算量,水资源总量为34.7亿m3。汾河为多泥沙河流,河津站控制流域面积98.1%,实测年平均输沙量4 287万t,年平均含沙量27.4 kg/m3,最大为605 kg/m3。一般汛期输沙量占全年的80%以上。主要水土流失区在汾河水库上游,年平均输沙量2 368万t,平均侵蚀模数4 495 t/(km2·a)。1998年流域总人口1 040万人,占全省的40%;耕地113.3万hm2,占全省的48%。汾河两岸土地肥沃,农产富饶,农田灌溉有悠久历史,且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山西省的精华地带。汾河流域已建汾河水库、汾河二库、文峪河水库等3座大型水库和12座中型水库,总库容14亿m3,万亩以上自流灌区30处,万亩以上机电灌溉站28处,流域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1万hm2。汾河水体已遭受污染,太原市区和晋中盆地地下水严重超采,山丘区水土流失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重视,正在进行治理。

水工建筑学

  • 研究水工建筑物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又称水工结构学。水工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水文学、水力学、河流及海岸动力学、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工程结构等学科为基础,并与测量学、机械学、电工学、工程制图、水利施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密切关联。发展概况公元前2000多年以来,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等国家先后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和水工建筑物,以满足防洪、灌溉、排水、航运和居民供水等方面的需要。在中世纪前,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水工建筑物的修建主要依靠经验。 17世纪,特别是19世纪以来,①在水文学方面,发展了量测技术和统计分析理论;②在水力学方面,提出了水流连续方程、水流能量方程、水流动量方程及渗流方程,获得了有关水头损失的大量试验和观测资料;③在工程力学方面,发展了材料力学、杆件系统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④在土力学方面,发展了土的固结理论、抗剪强度理论和土压力理论;⑤在工程结构和工程材料方面,开发了水泥、混凝土等新材料,发展了钢筋混凝土和钢木结构的设计理论。随着这些基础学科和测量学、工程地质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等有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工程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经验来科学地规划、设计水工建筑物的综合性学科——水工建筑学逐步建立起来。在20世纪前期,美国E.魏哥曼著《坝的设计与施工》、美国W.P.克里盖尔等著《坝工学》、德国A.旭克列许著《水利工程学》、苏联M.M.格里申著《水工建筑物》等一批有较大影响的著作。它们的问世,标志着水工建筑学正式形成一门内容丰富的、独立的学科。20世纪中期以后,水文分析理论、计算力学、实验水力学、断裂力学、岩土力学及测试技术等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兴起,使数值分析方法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后期,由于环境水利学科的兴起,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成为水工建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碾压混凝土、纤维混凝土、土工织物等新材料和施工新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使水工建筑物出现了新的结构型式和相应的设计理论。电子计算机应用与水工建筑物的规划设计相结合,形成了水工结构优化设计及结构可靠度分析等新的设计理论及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三S技术(即数字地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处于研究和使用中。上述各有关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使水工建筑学在理论、计算、试验、观测等多方面都充实了新的内容,获得了新的研究手段。研究内容①研究水利工程、水工建筑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系统工程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等,以便正确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布置,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及保护周围环境不受水的有害影响的目的;②在开发利用新材料、新技术等的基础上,改进和提出水工建筑物新的结构型式、构造和地基处理方法;③充分利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岩土力学、工程结构及计算机软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新成果和水工实践经验,研究改进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在满足建筑物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要求的前提下,提高设计工作的水平和自动化程度;④研究自动控制及三S技术等在水工建筑中的应用,以提高水工建筑物的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研究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1)理论分析。对水流现象和结构体系建立物理、力学方程,经合理简化,运用水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等寻求近似解;或对边界比较简单的问题,运用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等寻求精确解;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有限元等数值计算法,对材料性能和边界条件都比较复杂的情况,也可求得比较满意的解答,但在选用性能参数、建立本构关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2)模型试验。包括各种水工模型试验和各种结构模型试验,多用于解决边界条件复杂的问题,并有利于对水工建筑物的工作过程和破坏机理进行观测和分析。除上述物理模型试验外,随着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和普遍使用,数学模拟方法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它以其研究周期短、费用低的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原型观测。在建筑物内部埋设观测仪表,对建筑物的应力、应变、渗流等进行内部观测。同时,运用精密的量测手段,对建筑物的变位、变形进行外部观测,用以检查建筑物是否正常工作,检查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成果是否确切,并可作为提高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水平的依据。(4)经验总结。水工建筑物的运行工作条件比较复杂,通过对已建工程的总结,可获得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丰富水工建筑学的内容。以上这些研究方法,常需配合使用,才能不断提高水工建筑学的水平,并在水工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取得既安全又经济的成果。

水利

  • 采取各种人工措施对地球表层水和地下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资源,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活动。水利要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发挥效能,水利的工程措施包括堤、坝、水闸、涵洞、渡槽、沟渠、井、泵站、管道、鱼道、码头、电厂、河道整治、水土保持、污水处理以及水产养殖、旅游和环境保护中与水利有关的工程设施;水利的非工程措施特别是防洪的非工程措施,包括洪泛区管理、灾前准备及应急计划、洪水预防和警报、灾害救援、防汛抢险、洪水保险等,可提高人类对洪水的适应能力,减轻洪水灾害损失。从事水利活动的各项工作称为水利事业,主要包括:防洪、排水、灌溉、供水、水力发电、航运、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以及水产、旅游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水利的历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趋势是运用当代科学技术,加强水利管理,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一词的来源“水利”一词,中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孝行览·慎人》(公元前240年)中叙及舜的事迹:“以其徒属堀地财,取水利,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然后免于冻馁之患。”但这里的“取水利”,仅指捕鱼之利。西汉武帝时,司马迁考察了许多河流和治河、引水等工程,总结了当时黄河瓠子决口和堵口的经验教训,在公元前109年或稍后作《史记·河渠书》,其中写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该书提到的水利内容有:“穿渠”,即开挖灌溉排水沟渠及运河;“溉田”,即灌溉农田;“堵口”,即修复遭洪水毁坏的堤防。司马迁指出了水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水的有利与为害的两个方面,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给予“水利”一词以兴利除害的完整概念。从此,中国便沿用“水利”这一术语。1933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3届年会的决议提出:“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污渠、港工八种工程在内。”这是近代中国对水利一词所含内容的概括,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水利包含的内容不断丰富,增加了水利经济、环境水利、水资源保护、海洋工程等,水利一词的概念愈益完整。水利的历史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水利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3个阶段。在世界范围内,从人类有史以来到18世纪中期,为水利的古代发展阶段;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乃至20世纪40年代前后,水利处于近代发展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后,水利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各国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差别很大,进入上述3个阶段的时期与其表现特征均不尽相同。古代水利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水利,限于当时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水平,主要是适应水的特性,趋利避害,并以经验为指导,使用人力、畜力和天然材料,兴建单目标的简单工程。中国、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和印度是古代水利发展最早的一批国家。据现有考古资料,公元前3400多年古埃及美尼斯王朝已在尼罗河河谷平原开发引洪淤灌,一直使用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兴建控制工程并转向常年的灌溉。尼罗河河谷平原的淤灌,使灌溉土壤肥力经久不衰,促进了古埃及的经济繁荣及文明的发展。分属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流域,原为干旱荒漠,没有灌溉就不能生长农作物。约在公元前2200~前1000年,古代巴比伦王国在这一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规模引水灌溉,使之成为干旱的中东地区最富饶的农业区,从而创造了历史上灿烂的巴比伦文明。但是,由于长期灌溉,缺乏排水设施,致使地下水位上升,土地大面积沼泽化和盐碱化,加以中央政权的多次更迭,水利工程管理维护不善,土地弃耕,灌区废弛,这一平原的繁荣曾一度湮灭。分属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及分属印度和孟加拉的恒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也出现了水利事业。公元前1500~前1200年的吠陀经典(Vedas)中有关于水坝、渠道、水井和塘堰的记载。此外,欧洲的希腊、西班牙、意大利,北非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北美洲的墨西哥等,也都是世界上水利发展较早的国家。中国古代水利中国的水利始于公元前2000年或更早一些的年代。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山西省夏县阴村、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等遗址中,都先后发现人类主动取水或排水的遗迹。河南省登封市王城岗考古发掘的龙山文化,证明公元前2800~前2000年,已有了凿井技术,在发掘中,还发现了陶制排水管道。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也是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发生的。有关水利的文字记载,是公元前1600~前1100年,商代实行的井田制度。井田即为井字形的9个田块,是由开挖的沟洫而分开的。沟洫既是井田田块的分界,又是灌溉排水系统。公元前1000年后,西周时代已有更多的关于水利事业的历史记载,如《周礼·稻人》中有“以潴蓄水,以防止水”记述,说明当时已有蓄水、灌溉、排水、防洪等多种水利事业;《通典》有“魏文侯使李悝作尽地力之教”记载,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已设专门负责水利的官员。当时,黄河下游沿河诸侯竞相修筑防洪大堤,既为保护本国土地,又是以邻为壑,水利纠纷增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于公元前215年东临碣石,刻石载录:“堕(隳)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意谓统一堤防,清除障碍。中国古代水旱频繁,由于发展水利,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因此,历代多重视水利,视水利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条件,先后修建了许多伟大的工程。著名的如:公元前613~前591年楚庄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在今安徽省金寨县和河南省固始县修建的芍陂、期思雩娄陂塘灌区;公元前421年邺(今河北磁县、临漳一带)令西门豹受魏文侯之命后,主持修筑有坝引水工程(低滚水坝)——引漳十二渠;公元前256~前251年秦昭襄王时,李冰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修建都江堰灌区;韩国水工郑国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在秦国的关中地区修建从泾河引水的郑国渠;史禄受秦始皇之命,于公元前219年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动工修建灵渠航运工程;还有起源于公元前500年前春秋时期的黄河大堤和大运河工程,以及开创于东汉(公元25~220年)的浙江海塘等。自西汉至清末,黄河的治理,南北运河的开通,经济中心地区的农田水利以及水力利用等,都是历代水利建设的重点。近代水利18世纪后期,欧洲、北美洲的一些国家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兴起的工业需要大批各类原料,城市人口增加要求供应大量的农产品,促进农业耕作的改革以及大规模开垦荒地,因而水利有新的发展。随着水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等学科的创立和发展,近代的水利工程便逐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以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从而有可能建设较大规模与较复杂的工程。在灌溉方面,1821年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开始在印度河及其支流上,改建和新建一批大型水闸,改无坝引水为有坝引水,将过去只在洪水时才能引水灌溉的系统,改造为常年或定期的灌溉系统。1825年英国人为在埃及发展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于尼罗河三角洲修建大型拦河枢纽和渠系工程,改淤灌为常年灌溉。苏联为在中亚细亚发展棉花生产,修建灌溉和排水工程,改良盐碱化土地;西班牙、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法国南部,发展了果树及葡萄园的灌溉事业;德国、奥地利等国开始对莱茵河、多瑙河的河道及航道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并在河口及低洼地开展沼泽地排水工程;荷兰在须德海岸进行围海造田,修建城镇和农田排水工程。15世纪开始的风力排水,逐步为蒸汽机、内燃机以至电动机带动水泵排水所代替。美国从19世纪后期,开始大规模地向干旱的中西部移民垦殖,建设了一批蓄水和灌溉工程。日本的稻田灌溉在这一时期也有很大的发展。1880~1890年,欧洲建成世界上第1批水力发电站,开创了将水能转变成电能的水电事业。1800年,全世界灌溉面积不过800万hm2,到1900年,全世界灌溉面积达到4 000万hm2,100年间,灌溉面积增长了4倍,其他各类水利事业也相应有巨大发展。水利工程的规模发展很快,例如19世纪中叶,全世界很少有超过15m高度的大坝;20世纪初,超过15m高度的大坝有190座;到20世纪20年代,这种规模的大坝已达930座;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全世界在册登记的、超过15m高度的大坝已有4万多座。因此,19世纪是世界范围内水利事业大规模进展的时期。这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产业革命,起到重要作用。中国近代水利中国直到19世纪末,才引进近代技术用于水利事业,开始兴建一些近代的水利工程。如1888年用小铁路运料,用电灯照明,采用水泥等工程材料;1902年黄河山东河防开始用电报报汛;1912年在云南省昆明市郊区建成中国大陆第1座水力发电站——石龙坝水电站;1931年,在内蒙古建成的民生渠,是采用近代工程技术修建的第1座从黄河无坝引水的灌区,到1936年该灌区灌溉面积达1万hm2;1932年建成陕西泾惠渠灌区,是中国第1座近代有坝引水灌溉工程,到1934年灌溉面积达3.8万hm2。在同一时期,华北海河水系的治理,江苏省北部滨海地区的开垦和淮河下游及大运河整治,都采用了近代水利技术,修建钢筋混凝土的涵洞、水闸和船闸。当世界上许多国家大规模发展水利的时候,中国正值晚清和中华民国初期的政治动荡阶段,由于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贫穷,以及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得大量古老的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新的水利建设甚少而且断断续续。到1949年,中国的灌溉面积仅1 600万hm2,机电排灌动力72mW,水力发电总装机容量360MW,建成的大中型水库20多座,年水资源开发利用量约1 000亿m3。现代水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尽快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巨大任务,由于总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商品粮和各类经济作物产品以及畜产品的需求量大,钢铁、水泥、木材、化工、机械等工业发展很快,为水利建设提供了材料和施工机械、提水、发电设备等条件,加上水利科学技术的进展,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开发,从而提高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和效力。在世界范围内,水利再次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到1994年,全世界灌溉面积达到2.45亿hm2,排水面积达到1.6亿hm2,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增加2倍多。1998年水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746GW。防洪工程特别是城市防洪有了很大发展,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预报、预警和遥感、遥控技术在防洪等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水利工程结合开发水运、水产、旅游、土地开垦及海岸带利用等事业,也都相应有较大发展,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现代水利的发展和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每年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达到3.6万亿m3,世界总人口的80%直接依靠水利设施解决生活用水。灌溉面积虽然只占全世界总耕地面积的16%,但生产的农产品的产值占世界农产品总值的34%。90年代末期,世界防洪及排水设施防护面积150万km2,保护着6亿多人口的安全。世界上大部分重要工业城市临近河流和海岸,依靠河道防洪工程及海岸防护工程抵御洪水及海潮的侵袭。1998年世界水电的发电量2.64万亿kW·h,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0%。世界上现代水利事业发达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印度、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埃及、荷兰、加拿大、日本、巴西等国。印度1994年的灌溉面积4 750万hm2,防洪工程保护面积1 130万hm2。美国1994年的灌溉面积2 065万hm2,农业人口的人均灌溉面积3 hm2,占世界第1位;1998年水电装机94.42GW,年发电量3 088亿kW·h,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全年工业用水总量超过2 000亿m3,是世界上工业用水最多的国家。巴基斯坦1994年有灌溉面积1 720万hm2,全国总人口13 500万,按人口平均每人0.13 hm2,为世界上人均灌溉面积最多的国家。埃及1994年的耕地280万hm2,全部依靠灌溉,是世界上灌溉面积占耕地比重最大的国家。荷兰全国总土地面积4.1万km2,一半国土依靠堤防与海塘工程来保护,是世界上依靠堤防保护国土比重最大的国家。加拿大1998年水电装机为65.72GW,年发电量3 500亿kW·h,分别为世界第2位和第1位。日本1994年灌溉面积324万hm2,其中水稻面积267万hm2,全部为现代化的人工灌溉设施;1998年水电装机45.34 GW,为世界第5位。巴西是20世纪70年代崛起开发水电的国家,1998年装机56.48GW,居世界第4位。和19世纪相比,20世纪的单项水利工程建设也达到了很大规模。19世纪,最大的水库库容仅1亿m3,最大坝高为30~50m,灌区规模最大10万hm2左右,最大水电站装机容量10mW。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水库库容超过600亿m3的已有12座,其中最大的是尼罗河的欧文瀑布水库,总库容达到2 048亿m3;已建成的最高水坝为塔吉克斯坦的罗贡坝,坝高达335m;居于世界前列的巴基斯坦印度河下游的苏库尔灌区,总引水量1 355m3/s,灌溉面积267万hm2;世界上装机容量大于4 GW的水电站已超过10座,巴西和巴拉圭共同建设的伊泰普水电站装机达到12.6GW。根据世界大坝委员会的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公认的坝高超过150m或水库容量巨大的高坝,已经累计达到300座。按已建大坝数排序,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加拿大和巴西等国位于前列。90年代每年平均兴建大坝260座。中国现代水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水利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当时大部分国土旱涝频繁,各主要江河都存在洪水威胁,黄河、永定河等河水含沙量很高,河床淤积,更加重了洪水危害。1953年以前,为了恢复生产,国家集中力量整修加固江河堤防和原有灌排工程,并开展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1953年以后,由于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到2000年底,全国共整修各类堤防27万km;疏浚整治了各级河道,增辟了海河、淮河等河流洪水出路;修建各类水库8.5万座,总库容达到5 183亿m3,其中库容1亿m3以上的大型水库420座;建设万亩以上的灌区5 683处,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 500万hm2。此外,建设机电井398万眼,机电排灌动力为7 748万kW;水电装机容量为7 679万kW。这些水利工程发挥了重大作用:①提高了江河防御洪水的能力,基本保障了河流中下游平原的安全。中国的许多重要城市,如武汉、九江、合肥、南京、上海、开封、济南、天津、北京、广州、南宁、哈尔滨、长春以及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如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松辽平原、珠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等平原中的3 330万hm2高产农田,主要依靠江河的堤防以及水库防御洪水。保护的总面积虽不到全国总面积的10%,但其中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0%以上,农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以上。②为农业增产创造了条件。水田、水浇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却生产了全国2/3的粮食,生产了全国60%以上的各类经济作物。③基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2000年为各业发展提供水量5 530亿m3,还为边远山区、牧区和沿海岛屿解决2.1亿人口和1.3亿头牲畜的饮水困难。④发展水电、水产、航运等综合利用事业。2000年水电年发电量为2398亿kW·h。建成653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使居住在贫困山区、边远地区的9 300万人民用上了电。全国的水库提供了发展水产的水面面积200万hm2。全国内河通航里程近11万km。⑤对部分水土流失地区进行了治理。全国水土流失地区水蚀面积为167万km2,到2000年经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初步治理的面积有81万km2。⑥节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世纪90年代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比80年代初提高了40%以上,万元产值取用水量则减少了五成。在农业节水方面,全国建设了300多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200多个高标准节水增效示范区。到2000年底,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1 639万hm2,其中喷灌和微灌(微喷灌、滴灌)面积达228万hm2,管道输水灌溉面积357万hm2。中国现代水利在建设水平上有很大提高。含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的黄河,历史上三年两决口,1949年至今未发生伏秋大汛决口事故。1949年以前,库容超过20亿m3的水库只有2座,没有超过100m高度的大坝,超过百万亩面积的灌区也仅有2处。20世纪末,库容超过100亿m3的水库已有11座,其中位于浙江省的新安江水库总库容220亿m3,位于青海省的龙羊峡水库总库容247亿m3,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总库容393亿m3。超过100m的高坝已达47座,最高的是位于四川省的二滩拱坝,坝高达240m;其次为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重力坝,坝高181m;龙羊峡重力拱坝和位于贵州省的天生桥一级面板堆石坝,坝高均为178m;小浪底土质斜墙堆石坝坝高154m。水电站装机超过100万kW的有17座,其中最大的是位于四川省的二滩水电站,装机容量330万kW;在建的长江三峡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1 820万kW。全国超过百万亩灌溉面积的灌区已达31处,其中四川省都江堰灌区、安徽省淠史杭灌区和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的灌溉面积20世纪末分别达到66.7万、57.3万和57.3万hm2,新疆石河子垦区改良荒漠盐碱地33.3万hm2。江苏省江都排灌站总提水能力为400m3/s;甘肃省的景泰川电力提灌站第一、二期工程,总扬程分别为445m和602m;西北盐环定提灌站中最大扬程达651m。港口建设、内河航运以及城市供水都有很大发展,20世纪末,建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引大入秦、引碧入连、引松入长、引黄入卫和江苏江水北调等工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与水有关的法律,水利法制建设和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为科学管理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水利事业展望水利发展各阶段的共同目标,是处理好水与人的关系。在古代,人们只能举办单目标的工程和采用简易措施,趋水利避水害。到近代,人们已能够兴建多目标的复杂工程系统,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兴水利除水害。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水利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水利工作者注意到:现代化生产的迅速发展,不仅能使一个区域水的数量和质量发生重大变化,而且有可能影响水的依存领域,如河床、湖盆以及地层等,已不局限于除水害(如洪涝灾害)和兴水利(如灌溉、发电、航运等),还必须保护水源、调配水量、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源污染以及避免人为的水土流失、盲目围垦、过量提取地下水。因此,要正确处理水及于人和人及于水两个方面的关系,采取现代化技术,建设现代化水利,实行多目标工程与综合性措施的进一步结合,以取得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中国水利事业面临的任务主要是: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利不仅要继续为农业服务,也要为工业、城乡供水、交通和环境等各部门全面服务,确保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②不断提高江河防御洪水的能力,减少洪水风险和灾害损失,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相对的安全保障。③统一规划和配置全国水资源,特别要制定节约用水政策和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新的水源,兴建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北方广大地区和沿海城市严重缺水的状况。④现有水利工程需进行配套和技术改造,巩固建设成果,发挥工程效益。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保护水源,防止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要加强水利事业的行业管理,全面推进依法治水,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正确部署重大工程项目,不断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钱塘江

  • 中国浙江省最大河流,古名“浙江”,下游杭州附近称“之江”。河口段涌潮,闻名于古今中外。钱塘江有北、南两个源头。北源新安江,河流长于南源,源头在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的东坡;南源兰江,集水面积为北源的1.7倍,源头在休宁县青芝埭尖北坡。两源在浙江省建德县梅城镇汇合后称富春江。在杭州市附近接纳浦阳江以后,称钱塘江,澉浦以下习称杭州湾,在上海市南汇芦潮港闸与浙江宁波市镇海外游山之间的连线断面处注入东海(参见彩图Ⅰ—13)。流域内主要支流有江山港、乌溪江、金华江、分水江、浦阳江和曹娥江(见图)。从北源源头到入海口全长668 km,流域总面积5.56万km2 ,其中包括浦阳江以下河口水域面积5 690 km2。总面积中,浙江省境内4.8万km2,其余分属安徽、上海、江西、福建等省(直辖市)。 钱塘江水系示意图 Ⅰ—13 钱塘江入海口卫星假彩色影像图说明:蓝色、黑色-水体;红色-庄稼植被;暗灰色-潮湿裸地;黄灰色-潮温裸地 水利部遥感中心供稿 流域四周除东北面向东海外,余均为群山环抱,以黄山、天目山、四明山、大盘山、仙霞岭分别与长江水系和浙东南诸入海小水系相分隔。流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山丘多、平原少,除富阳以下有一片较大河口平原以外,河谷间也散布若干小平原,其中最大的一片为金衢盆地,面积3 500 km2。钱塘江河口河道平面呈喇叭状,底部存在庞大的纵向沙坎。东海潮波进入杭州湾以后,受河道平面上急剧收缩与河床底部大幅度抬升双向约束的影响,潮位抬高,潮差增大,其最大值达8.93 m,到海宁尖山附近,形成“壮观天下”的涌潮(参见彩图ⅩⅦ—34、35)。涌潮动力强劲,推进速度达6~7 m/s,最大点流速实测达12 m/s。 ⅩⅦ—34 钱塘江海潮——一线潮陈建华摄 ⅩⅦ—35 钱塘江海潮——回头潮陈建华摄 钱塘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在1 200~2 200 mm之间,自西南向东北递减,一年中4~7月为梅雨季,7~10月为台风季。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441亿m3,水能资源蕴藏量2 820 MW,其中可开发量为2 120 MW。河口共有滩涂资源969 km2。1998年构成钱塘江流域主要部分的浙江省境内30个县(市、区)人口为1474万人,有耕地964万hm2,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发达。钱塘江历史上洪水、干旱、风暴潮灾害频繁。如1955年,潮区界芦茨埠站出现有记载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2.9万m3/s,接近100年一遇,江山以下至富阳,众多沿江城市水淹二三天,淹田约14万hm2。钱塘江河口潮流动力强大,冲淤多变,摆动剧烈,两岸海塘常遭破坏,海潮对钱塘江河口两岸造成的灾害,史不绝书。为保护两岸千万亩繁荣富饶平原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历史上修建了规模宏伟的海塘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钱塘江流域内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工程。20世纪末,流域内共建成水库2200余座,其中大中型水库60座,总库容286.7亿m3;建成一批大中小型水电站,其中新安江水电站装机660 MW,富春江水电站297 MW。兴建了大量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和机电排灌站,使80%以上的耕地有了灌排设施。海塘、堤防得到了全面的整修,抗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1 192 km江堤防洪标准达到10~50年一遇,519 km海塘防潮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其中杭州市区范围内的海塘已达500年一遇防潮标准。对钱塘江河口段采用围涂和治江相结合的办法,自杭州到海宁新仓全长67 km河段,从河宽2~22 km缩窄到1~4 km,全河口区围涂10万hm2,并稳定了江槽,改善了沿江两岸的排涝条件。素有浙江省小黄河之称的浦阳江,经过治理大大提高了农田和沿江城镇的防洪、排涝、抗旱能力,保障了浙赣铁路的行车安全。此外,金衢盆地开发水源,开垦荒丘,已成为浙江省第二商品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