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书
标准
视频
百科
专题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退出
高级检索
图书
标准
图书
标准
视频
百科
专题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退出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特色产品库
>
毕业设计专题库
子库资源分类
电子图书
毕设指南
数据年报
论文汇编
设计计算
软件应用
重大工程
图册图集
规程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
农业水利
工程管理
工程施工
筑坝土石料工程特性及本构模拟
主编:刘斯宏;沈超敏;鲁洋;王柳江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01
本书介绍笔者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土石坝工程坝料的试验技术、工程特性及其物理机制、本构模拟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的研究。首先介绍一种自主开发的能够测试现场施工条件下土石坝料强度的张拉式直剪试验法及考虑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筑坝土石料三轴试验仪器,接着重点阐述筑坝掺砾黏土在寒冷条件下的压实、渗透与强度变形特性,以及筑坝堆石料的堆积、压缩、剪切和破碎特性及其物理机制。而后,介绍笔者研究团队提出的四个粗粒料本构模型:考虑剪胀效应及中主应力影响的hhu-KG模型、基于细观结构变化的弹塑性模型(hhu-SH),以及分别考虑状态相关与颗粒破碎的hhu-SH模型,并介绍其在土石坝工程中的初步应用。本书面向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和岩土工程相关工作的科研、设计人员和研究生,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扩展知识面用书。
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0
主编: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01
主任 张斌 郑声安副主任 蒋兰梅 焦佳 易跃春 赵太平主编 熊力 朱冠希 熊万能 程兆东 王杰副主编 张文元 张涵 高洁 张鹏 刘一秀 朱朱 周百乐 马雪龙审核 王树军 张敏 林家斌 谢宏文 辛颂旭 张佳丽 胡小峰 艾琳 邱辰 司俊龙 韦惠肖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五年。“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深入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扎实推动全自治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十三五”时期,全自治区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能源以最好的资源条件、最大的装机规模成为全国新能
大规模水光互补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协同运行
主编:明波;刘攀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01
多能互补协同运行是当前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本书以目前世界上装机规模最大的单体多能互补电站——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为研究对象,以促进水电和光电的协同性为核心,详细介绍水光互补经济运行、日发电计划编制、中长期调度规则提取以及光伏装机容量规划4个方面的理论、模型与方法。本书适合水电能源调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以及在校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新型磷吸附剂合成与应用研究
主编:王哲;李雯;王雅娟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01
本书介绍了作者在新型磷吸附剂领域开展的研发工作。全书分为4篇。第1篇为绪论;第2篇介绍了新型磁性吸附剂——磁性氧化锆和锆掺杂镍铁氧体的合成方法,考察了其吸附除磷的性能和机理;第3篇介绍了新型过滤吸附剂——铁/锆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及其除磷性能;第4篇介绍了新型钝化吸附剂——沸石/水合氧化镧在湖泊内源磷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对湖水中磷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沉积物磷释放的控制性能。本书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环境、市政、水利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PCCP断丝电磁无损检测与安全评估
主编:商峰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01
本书针对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断丝爆管长期安全性不足问题,介绍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长期安全性问题的表现和原因,结合研究实践,系统阐述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断丝诊断和安全评估技术现状、断丝电磁无损检测和安全评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与此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可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给排水工程专业相关研究和技术人员,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设计单位、管道生产单位相关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区域泥石流定量评价研究
主编:尹彦礼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9-01
本书以孟底沟库区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孟底沟库区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野外调查、三维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以及风险评价等技术,探讨泥石流形成机理,研究区域泥石流土石量的定量计算方法、影响范围确定和风险评价因子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泥石流致灾特征和预测方法,构建可快速分析、快速建模、快速定量化计算的区域泥石流定量评价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以此提高我国对泥石流灾害事件的应急能力,对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书可供从事区域泥石流定量评价、监测预警等工作技术人员参考。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第
/544页
跳转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