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洞庭湖

编辑
所属类别:主要湖泊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洞庭湖
外文名称: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参见鄱阳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南岸,是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湖泊(参见彩图Ⅰ—14、59)。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塞)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见图)。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为26.28万km2,多年平均过境水量3 161亿m3,其中四口入流1 180亿m3,90%以上来自汛期,可削减长江干流洪水1万~1.5万m3/s;10月以后,长江水位降低,湖水对长江流量起补充作用。洞庭湖区及周围平原地区是重要的商品粮、经济作物和水产基地。

Ⅰ—14 洞庭湖卫星彩色影像图

周乐群供稿

Ⅰ—59 洞庭湖畔

王璋摄

洞庭湖水系示意图

洞庭湖经历着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洞庭湖只是君山附近称巴丘湖的一个小湖泊,长江洪水期间,与一江之隔的云梦泽相连。由于长江和云梦泽水沙关系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云梦泽不断缩小,长江大水年,迫使江水更多地进入巴丘湖,致使湖面不断增加,至19世纪20年代,湖面扩大到约6000km2,世称“八百里洞庭”。随着长江四口和四水挟带的泥沙入湖沉积,围垸垦殖,湖面和容积逐渐缩小,至1949年,已缩小至4 350km2,容积293亿m3。1971年城陵矶水位34.5m,湖面为2 820km2,容积220亿m3;1995年水位34.03m,湖面仅为2 691km2,容积174亿m3

洞庭湖湖区堤垸始于明代,至清末堤垸总数达到1 094个,至1935年堤垸总数约1 700个以上。以后经大水的溃废及兼并,至1949年堤垸总数共计99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鄂两省30万军民,共同建成了荆江分洪区,并在虎渡河黄山头兴建节制闸,四水尾闾和湖区堤防也普遍进行了加高加固,同时,还进行了大量的洪道整治、堵支并流、联圩并垸,建设确保垸和蓄洪垸。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洞庭湖电力排灌工程建设,使大部分垸田排灌自如,旱涝保收。70年代,在继续发展电力排灌的同时,大搞渠系配套建设;滨湖各县依山傍湖堤垸还修建了一批撇洪工程。80年代,滨湖各县又开展了以加固堤防为中心的水利建设,将湖区原有的993个小垸合并调整为266个大垸,防洪堤线由6 406km缩短为2 943km。湖区耕地面积由约40万hm2增加到58万hm2。扩大耕地面积虽对农业生产有利,但也减少了调蓄洪水的能力。

1998年长江发生大洪水,洞庭湖水位超过历史最高水位,造成湖区溃垸139个,受灾人口34.65万,受淹耕地2.37万hm2。1998年大水后,加大了治理力度,洞庭湖防洪减灾能力有较大提高。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