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荒漠化

编辑
所属类别:荒漠化防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荒漠化
外文名称:

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及干旱亚湿润区的土地退化。最早由法国森林学家奥布雷维莱(A.Aubreville)于1949年提出、使用此概念,之后曾出现过上百个关于荒漠化的定义或释义。1994年,《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对荒漠化作出上述统一解释。

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旱亚湿润区是指降水量与土壤水分潜在蒸发散的比值在0.05~0.65之间的区域,不包括比值小于0.05的极端干旱区(hyper arid area),即干旱区(arid area):0.05~0.20;半干旱区(semiarid area):0.21~0.50;干旱亚湿润区(dry subhumid area):0.51~0.65。

土地退化指由于使用土地或由于一种营力或数种营力结合致使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旱亚湿润区雨育耕地、水浇地或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及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的下降或丧失。其中包括风蚀、水蚀而造成的土壤损失,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等。

根据荒漠化的成因,可把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和其他因素造成的荒漠化等几种类型。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影响到全球1/5的人口和1/3的陆地,每年由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23亿美元,而且荒漠化还以每年5万~7万km2的速度扩展,荒漠化已成为导致贫困和阻碍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将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之一。1994年6月1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号召世界各国采取行动防治荒漠化,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

荒漠化虽然是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异造成的。自然条件和气候变异只是提供了荒漠化形成的某些必要条件,而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干旱亚湿润区,总面积为331.71万km2。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土地荒漠化的形势日趋严峻,给该地区的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与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根据国家林业局2000年公布的调查结果,中国的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7.4万km2 ,占国土面积的27.9%,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km2、水蚀荒漠化26.5万km2、冻融侵蚀36.3万km2、土壤盐渍化17.3万km2

中国荒漠化土地分布极为广阔,几乎从海平面到高寒荒漠地带,垂直跨越数千米,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和地貌类型多样,塑造了形成荒漠化的主导因素的丰富多样。风蚀、水蚀、冻融侵蚀、土壤盐渍化无不存在,从而造就了中国荒漠化的多样性。

(1)风蚀荒漠化土地。在干旱地区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至西北部的大片土地。此外,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及天山以南、孔雀河以北广大地区也有分布。在半干旱地区大体分布在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磴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中、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从行政区划上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西部、青海西北部、陕西北部及宁夏、新疆等地,在藏北高原呈斑块状分布。在干旱亚湿润区,从毛乌素沙地东部至内蒙古东部(东北西部)大体呈东北—西南向带状分布,其带宽约为50~125km,而在106°E以西以及从青海到西藏北部主要为斑块状分布。

(2)水蚀荒漠化土地。在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湿润区,呈不连续的局部集中分布。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泾河上游、清水河、祖厉河中上游、湟水河下游及永定河的上游;在东北西部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河的上游;此外,在新疆的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及昆仑山北麓地带也有较大面积的连续分布。

(3)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在甘肃的少数高山区及横断山脉北侧的四川巴塘、得荣、乡城等县的金沙江及其支流流域上游有零星分布,但面积不大。

(4)盐渍荒漠化土地。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