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江苏水利

编辑
所属类别:江苏水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江苏水利
外文名称:

概况

江苏省(简称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属长江、淮河流域下游,地处116°18′~121°57′E、30°45′~35°20′N之间。全省面积10.26万km2,其中平原圩区69%,水域面积17%,低山丘陵区14%。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多年平均降雨量996mm,丰水的1991年达1 459mm,枯水的1978年仅549mm。全年降雨的60%以上集中在6~9月。梅雨和台风是形成洪涝的主要天气系统。全省省辖13个地级市、52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27个县。据2000年统计,年末总人口7 327万人;耕地面积501万hm2;国内生产总值8 58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为1952年的48倍,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总值中的构成比例为12%、51.7%、36.3%;财政收入865亿元;粮食总产量3 106万t,棉花31.5万t,油料226万t;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 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 595元。

水系和水资源

水系以通扬运河及仪六丘陵山区为界,以南属长江流域,总面积3.89万km2,有滁河、秦淮河、青弋水阳江及太湖水系,其中太湖水系面积1.94万km2,上游有浙江东西苕溪等来水,下游平原河网排水入长江;以北属淮河流域,面积6.37万km2,其中又以废黄河为界,南北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淮河由河南经安徽入江苏省洪泽湖,以下分别由淮河入江水道在三江营入江,由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沂、沭河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平行南下。沂河经骆马湖由新沂河入海;沭河在大官庄处,一路向东由新沭河经石梁河水库调蓄后入海,一路循旧道向南入新沂河。泗水从南四湖经韩庄运河、中运河入骆马湖,再由新沂河入海。京杭运河自北向南纵贯全省,沟通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长江、太湖。(参见彩图Ⅲ—10)

Ⅲ—10.江苏省水系及工程分布示意图

全省多年平均降雨径流形成的地表水资源量249亿m3,丰水的1991年达619亿m3,枯水的1978年仅6.6亿m3,连同地下水,多年平均本地水资源总量327亿m3。入境水量多年平均10 254亿m3,其中长江9 730亿m3,淮河325亿m3,沂沭泗河106亿m3。长江水量丰沛,但利用受到引江工程能力的限制;淮河、沂沭泗河丰枯水量悬殊,淮河最丰和最枯年来水的比值近29倍,沂沭泗河丰枯比值也达9倍,可用不可靠。

水旱灾害

历史灾情。据史料记载,自公元21~1948年的近2000年间,有灾害记录的就有975年,平均2年就有1年受灾。1194年黄河夺淮,苏北水系遭破坏,水旱灾害加剧。1931年,江淮沂沭泗洪水并发,运河堤溃决,从淮阴到扬州三四百里,一片汪洋,仅里下河地区就淹没耕地88万hm2,倒塌房屋213万间,灾民350万人,死亡7.7万人。1929年和1934年全省大旱,洪泽湖、高邮湖见底,太湖水向西倒流,洮湖等干涸。1949年前,沂沭泗地区连续5年大水,遍地灾荒。

近50年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中,灾害性天气也频繁发生,据统计洪涝15年,干旱10年,旱涝交错19年。1954年江淮大洪水,全省受灾农田达217万hm2。损失粮食124万t,受重灾群众362万人。1991年遭遇百年一遇大面积特大暴雨,在流域干堤未漫决的情况下,农作物受灾267万hm2,工业企业受淹4.2万家,停产、半停产3.24万家,直接经济损失237亿元。1978年、1994年发生全省性大旱,受灾面积达到或超过300万hm2

水利发展

治水历程

传说距今4000年前,大禹就治江导淮。殷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开始有沟洫系统。西周初,开泰伯渎用于水运和灌溉。吴王夫差开挖江南河,开邗沟,“沟通江淮”;秦“凿丹徒曲河”。隋唐到北宋,水利盛兴,修建了不少灌排、挡潮、航运工程。隋代南北大运河形成。南宋黄河夺淮破坏原有水系以后,重点转向治理洪涝灾害,明清筑高家堰,逐步形成洪泽湖,扩大凤凰河等淮水归江河道。民国期间先后疏浚了张福河、六塘河、废黄河等,修建了一些船闸和沿海挡潮闸,机电排灌在太湖地区开始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省范围内持续开展了以防洪为主、洪涝旱渍兼治的大规模治水活动。20世纪50年代的治水高潮,以流域防洪和水系整治为重点,按照“蓄泄兼筹”、“下游以泄送为主”的治淮方针,开挖了新沭河、新沂河、苏北灌溉总渠等排洪干河,实施了洪泽湖拦洪蓄水工程;加固了江海河湖堤防;面上挖河复堤,整治水系,发展到大中小工程相结合的梯级河网化治理,改变了洪水漫流局面,实现洪涝分治,为社会稳定、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创造条件。60~70年代,水利走向综合治理,逐步实施“淮水北调”、“江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并在70年代掀起又一次水利建设高潮,面上治水改土,除涝改制,为农业高产稳产,经济进一步增长提供条件。80~90年代,水利转向为社会经济全面服务,1991年以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推动了全省又一次持续的治水高潮,淮河完成了洪泽湖大堤、淮河入江水道、分淮入沂三项续建加固工程,实施怀洪新河下段及淮河入海水道,基本完成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一期工程;太湖完成太浦河、望虞河、环湖大堤,全面实施武澄锡引排和湖西引排工程;同时,加固江海堤防,相应扩大水资源供给,开辟泰州引江河,实施通榆河,开展水环境保护,使基础保障系统日臻完善。江苏水利在紧密围绕全省到2000年实现小康目标的同时,并从90年代中后期起,探索朝水利现代化方向发展。在苏南等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高标准、现代化农田水利设施;在整治布局上,把水利建设与城镇发展、交通建设、环境治理等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利用,推进协调发展;在工程勘探、设计、施工中,大力推广运用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努力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程度;在水利管理、防汛调度中,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数字技术,建设自动化监测系统。

50年来,全省累计开挖土石方300亿m3,已形成5套水利工程体系:①防洪与挡潮工程体系。由江、海、河、湖主要堤防6000km,淮河、太湖等流域排洪骨干河道,总库容190亿m3的900多座水库为主体组成。②除涝工程体系。由420多条地区性河道和配套河网,300多座大中型水闸和5000多MW机电排灌动力相结合组成。③灌溉与供水工程体系。以湖、库、河、渠网络为基础,引江工程为保障,连接城镇管网、灌区渠系。扎根长江,本地径流、地下水、流域来水联合调度。自流灌溉和机电提水灌溉相结合,发展667 hm2(1万亩)以上灌区187处,其中2万hm2以上的28处。④降渍工程体系。由70多万条大、中、小沟,田间一套沟,小型涵闸,部分地下暗沟、暗墒、暗管,与骨干工程相配套,共同组成。⑤调水工程体系。由江水东引北调输水线、淮水北调的淮沭新河输水线等共同组成,实现水资源和洪水的跨流域联合调度。自流和抽引江水能力超过2000m3/s。5套体系形成有机整体,使江苏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能泄、能蓄、能引、能控、并能在流域间实行互调互济,发挥综合功能的新水系。

防洪

江苏省承受着长江、淮河、太湖上中游200万km2的来水,素有“洪水走廊”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苏水利始终坚持把防洪放在首位、洪涝旱兼治的治水方针。50年来,全面修建了江、海、河、湖主要堤防;将洪泽湖、骆马湖建成防洪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水库;在开辟洪水出路实现洪涝分治上,沂沭泗下游新开了新沂河、新沭河排洪入海干河和分泄洪水的邳苍分洪道,淮河下游整治了入江水道,开挖了排洪与灌溉送水相结合的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沭新河,1998年起又实施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太湖下游新辟了太浦河、望虞河;在丘陵山区兴建了47座大中型水库。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了优化调度系统建设,全省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已建设包括171个遥测站点在内的信息采集系统,与13个市水利局、8个省直属管理处相连接的光纤数字专用传输通路及京杭运河一点多址数字微波等通信系统,相应计算机骨干广域网络、综合数据库等。在不断提高流域防洪能力的同时,分区进行了水系治理和老河网调整改造;90年代以来加强了城市防洪建设。

至20世纪90年代末,淮河、沂沭泗河排洪入江入海能力由原来8000m3/s扩大到25000m3/s,淮河下游可以防御1954年型洪水,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沂沭泗地区基本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太湖地区实现了洪涝分治,太湖排洪入江能力达1 170m3/s,可抗御1954年型洪水。长江干流堤防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主海堤重点堤段达到抗御50年一遇高潮位加10级风浪的标准。1998年长江大洪水,凭借已建工程,军民联防,堤防无一溃决;1999年太湖发生接近百年一遇的洪水,运用已建工程大大减轻了灾情,仅1998年和1999年防洪减灾效益就分别达250亿元和290亿元。

跨流域调水

(1)淮水北调、分淮入沂。将洪泽湖水北调到缺水的淮北地区,同时利用原来排沂沭泗洪水的新沂河相机分泄淮河洪水的跨流域调度综合利用工程。1957年开始建设骨干工程淮沭新河,由洪泽湖畔的二河起,经淮安、沭阳,穿过新沂河,到连云港市,河长173km,从洪泽湖引水能力750m3/s,向淮安以北送440m3/s,送达连云港市区15~20m3/s。70年代中期全线贯通后,即开始向淮北农业、工业、城市、港口供水,为这片地区除涝治碱、大面积旱作物改种水稻创造条件。沂沭泗地区多水时,也可向南补给淮河地区。1994年大旱,8月沂沭泗来水,通过中运河经淮沭新河二河段,以及徐洪河向淮河地区调水11亿m3,有效缓解了洪泽湖污染危害,补给了灌溉等用水。

(2)江水东引北调。苏北地区,将江水北调到淮北,东引到里下河地区和沿海垦区,实现江、淮、沂沭泗水统一调度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江水北调与国家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江苏段规划相一致,已建成400km长京杭运河苏北段的输水主干线,沿线有江都水利枢纽等9个梯级抽水站,装机总容量达200mW,从长江到徐州全线贯通,串联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1961年开始陆续实施,1987年形成基本调水网络。运河以西另有入江水道、徐洪河送水线。东引工程有新通扬运河和泰州引江河,两河自流引江,引水能力700m3/s,入里下河河网后经通榆河向东送至沿海垦区、滩涂,向北送至废黄河、灌河。江水东引北调覆盖范围,包括向库、塘、井灌区补水,达300万hm2

内河航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省内河航运里程10 805km,其中通机动船的仅3 837km,航道大多弯、浅、险、狭,京杭运河苏北段仅淮阴以南可勉强通航。半个世纪以来,通过清障疏淤,河道整治与航道整治紧密结合,渠化航道,增建船闸,内河航运有了大发展。1958年京杭运河开始进行全面整治,1982年和1992年起,又先后进行了苏北徐州至扬州段404km的续建工程和苏南运河段208km整治工程,使全线分别具备千吨级和五百吨级船舶的通航条件。为流域、区域治理和跨流域调水新开挖的苏北灌溉总渠、淮沭新河、新通扬运河、徐洪河、泰州引江河、望虞河、秦淮新河等人工河道,同时也为增辟新航线,贯通水系间航运,发挥了显著作用。现全省已形成纵贯南北,横穿东西,以京杭运河为主干,沟通沂沭泗河、淮河、长江和太湖水系,沿途纳汇了众多干支航道,江河湖海相连通达的水运网。

长江江苏段通航条件优越,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已建成以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为重点的港口群。1999年底生产性泊位达49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3个,成为长江三角洲和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沟通我国内地与海外联系的枢纽之一。

2000年,全省内河航道里程达23 943km;内河货运量24 275万t,另海运1 627万t;港口货物吞吐量39 200万t,其中长江干线的南京、镇江、泰州、江阴、张家港、南通六港14 458万t。

城市供水

随着水系整治,蓄水、引水和江水淮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为淮北地区缺水城市提供了水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省只有少数城市有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仅1万m3,普及率不到10%;至1965年实现市市有自来水厂;1980年以后大力发展乡镇供水。2000年,全省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 641万m3,年供水量35.3亿m3,其中生活用水14.6亿m3,平均每人每日生活用水265 L。2000年全省水利工程供给的地表水430亿m3中,城镇生活用水19亿m3,农村生活用水15亿m3,农业和工业用水分别为258亿m3和138亿m3;另全省抽取地下水15亿m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3.6亿m3

农田水利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圩区、自流灌区、丘陵山区、淮北平原等不同类型地区治理试点基础上,制定了江苏省分4片12类地区的农田水利规划纲要,指导了农田水利全面开展;70~80年代进行大规模高产稳产、旱涝保收农田建设,先后提出了农田水利的6条标准和8条标准。治理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在圩区,总结推广“四分开、三控制、三改造”的治理措施,即圩区内外水分开、排水高低分开、灌排系统分开、水旱田布局分开;控制内河水位、地下水水位和土壤适宜含水量;改造老河网、插花地、低产田。平原地区在整治水系、高低分排、发展沟洫畦田基础上,建设梯级河网化,形成干支河、大中小沟配套的等高梯级成网的综合利用新水系,达到可引、可蓄、可排、可调度。淮北平原坡地梯级河网分18个梯级,70年代基本形成,80年代进一步完善提高,高片的河网梯级间并建有抽水站,可逐级补水,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旱涝严重的局面。

至2000年,全省累计建成农田水利设施400万处,与大中型骨干工程配合,构成有机整体,基本实现农村河网化。全省灌溉面积由原来低标准的180万hm2发展到2000年的有效灌溉面积390万hm2,易涝面积95%得到治理,累计达279万hm2,其中达5年一遇以上除涝标准的209万hm2。93%的盐碱地得到改良,达68万hm2。全省旱涝保收农田达302万hm2,农业人口人均0.06 hm2。水利条件改善,使淮北旱田改种水稻,稻田面积从原来不足20万hm2发展到70万hm2;里下河和太湖地区原来的一熟沤田37万hm2改为稻麦两熟或经济作物良田。继太湖地区以后,里下河地区,特别是历史上低产贫困的淮北地区,相继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田水利逐步向农村水利发展,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生活条件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水土保持

20世纪50年代开始沟坡兼治试点,逐步推广。60年代起,按深翻平整要求,广泛开展水平梯田修筑。70年代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岗

冲综合治理,并与库塘蓄水、等高截水、引水补库等工程有机结合,洪、旱、渍综合治理,工程与农业生产、生态防护、多种经营、服务指导相结合,发挥综合效益。至2000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4万hm2,已治理74万hm2,占71%,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19万hm2。水土流失区平均侵蚀模数从1986年的每年1 900 t/km2下降到1 270 t/km2。同时,从60年代中期开始,对平原沙土区推广河坡青坎“黏(土)包坡、(青坎)倒(向)流水、截水沟、防冲槽、挡水埂、柴柳草(种植)”综合防治措施,取得显著防护成效。

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1986年9月9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省第一个地方性水法规《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1993年底公布施行的《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明确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资源管理上的执法主体地位。此后又先后颁布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关于在长江江苏水域严禁非法采砂的决定》和《江苏省防洪条例》3个地方水利法规。1995年3月江苏省水政监察总队成立,是全国第一支省级水政监察队伍。为控制因地下水长期超采导致的地面沉降严重,2000年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至2000年,全省累计发放取水许可证4万多份。已布设水质监测站点700多处,按期发布水质季报、公报或简报。严格执行排污口审批制度,对新建取水项目全面实施“水源论证”制度。

水利改革

江苏水利改革成果有以下6方面:①拓宽水利投资渠道,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水利投入机制,呈现了政府投资、政策集资、社会筹资、个人捐款、银行信贷、吸引外资的新格局。②从1982~2000年,先后进行了4次水价核定和调整,使工业用水价格接近供水成本,农业水价还未达到成本。③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④供水体制改革,2000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苏北供水局,负责江水北调工程用水的管理与改革。⑤开展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⑥水利多种经营得到快速发展。

机构与队伍

在2000年政府机构改革中,江苏省人民政府明确江苏省水利厅为省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下属32个企事业单位。2000年底,全省水利系统共有在职职工67 869人,其中从事机关工作人员占3.2%,水文勘测设计、科研教育占3.8%,水利管理、水土保持占50.3%,施工、制造、供销占30.1%,其他占12.6%。

展望

按照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规划,江苏省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保障经济社会安全的高标准防洪减灾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供给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环境保护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发展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人水和谐、洪旱无虞、配置优化、供水保障、法制健全、管理高效、运行可靠的目标,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江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到2010年,江苏的水利要具备坚实的基础。全省大面积地区能正常有效抗御设计标准洪水,一般洪涝免受损失,遇超标准洪涝不打乱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大局;全面推行节约用水,初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达到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适度增长,确保生活用水,增加环境用水,全省水资源有效供给保证率达到75%以上,其中城市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5%;城市和乡镇水源地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主要湖泊、水库、供水河道水质状况有明显好转,涉水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和保护,水环境条件有较大的改善;逐步建立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利发展体系。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