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流凌密度

编辑
所属类别:防凌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流凌密度
外文名称:

河道中漂流冰块和冰花团的平面面积占河面面积的百分比。一般分为3级,密度小于0.3的称为稀疏流凌;密度大于0.3小于0.6的称为中度流凌;密度大于0.6的称为全面流凌。它是计算河道流冰量的一个重要数据。

测量方法

测量流凌疏密程度有3种方法,即目估法、统计法和摄影法。

目估法

这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比较简单的施测冰流量的方法。目测的河段应有一定的代表性,通常在基本水尺断面及其附近的可见范围内进行,此范围应尽可能包括河流的深槽段和浅滩段。具体长度,在小河应不少于200m,较宽河流则可达1~2km。有时,河面并不全面流凌,仅在一部分河宽处成一带状;有时全河面各个部分流凌密度相差很大,这时可先将河宽分成几部分,分别测出各部分之疏密度。将每部分之疏密度与该部分河宽相乘,加在一起,再以全部河宽除之,即得全河宽的平均疏密度。

统计法

先测定垂线疏密度,再经过计算,求出断面平均疏密度。统计垂线上的流冰疏密度有两种方法。①按一定时距,统计流冰的出现次数。一般取200 s作为一个观测时段,每2 s作为一个单位时间。最后统计冰的出现次数与总次数100之比,即为疏密度,记至小数两位。②统计流冰通过断面的累积时间。此法仍以200 s作为一个观测时段,以每2 s作为一个单位时间,最后统计累积秒表读数与普通秒表读数之比,即为疏密度,记至两位小数。求出垂线疏密度后,按面积加权求出河段的流凌密度。

摄影法

此法适用于河宽小于100~150m的河流上,摄影法准确省力,且可在闪光灯的配合下,在夜间观测。

观测垂线

按冰凌观测暂行规范要求,布设的垂线数应不少于下表规定:

垂线布置的原则:①流冰范围的边缘应设有垂线;②流冰稠密处及流速较大处垂线应较多。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