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

编辑
所属类别:著名城市供水与排水工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工程
外文名称:

为解决上海市中心区的水污染而进行的污水治理工程。由于工程规模庞大,采用分期建设,第一期工程的目标是治理苏州河(见图),第二期工程的目标是治理黄浦江市区段上游;计划中还有第三期工程,从而解决市区的污水出路问题。第一期工程自1983年开始研究设计,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污水治理工程,是第1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建设的市政工程,也是第1个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招标和施工监理的市政工程。

第一期工程服务范围主要是苏州河两岸的市中心区,服务面积70.57km2,服务人口255万,服务范围内包括44个排水系统,设计平均旱流污水量140万m3/d,雨天设计流量44.9m3/s,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又接纳浦东外高桥地区30万m3/d污水。工程总投资16亿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45亿美元。工程于1993年竣工投入试运行。

上海市区的排水体制为合流制,合流管道除输送旱流污水外,雨天还要输送雨水径流量,且雨水径流量大大超过旱流污水量。雨天时,每个截流点要把与雨水混合的污水截流到总管中去,其余超过截流管容量部分的水量就近排入受纳水体。根据合流污水雨天溢流所带来的水环境影响以及国家经济条件,确定截流倍数采用1.5,苏州河地区的泵站至总管的连接管,考虑到将来扩建困难,截流倍数采用2.0或3.0。

第一期工程共完成管道长度53.74km,其中截流总管长度33.42km;彭越浦泵站上游的重力流总管长度9.11km,管径为1 200~5 000mm;彭越浦泵站下游的压力箱涵长度23.23km,采用双孔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制作,每孔宽4.25m,高3.5m;过黄浦江倒虹管为2根直径4 000mm管道,长1.08km;污水连接管长20.32km,管径600~2 000mm;大型污水泵站2座(彭越浦泵站和出口泵站,设计流量分别为40和45m3/s);于长江口南岸竹园处设预处理厂1座(设计平均旱流污水量140万m3/d);2条直径4 200mm排放管(各长1 420m和1 258m)。相应改建和新建一批污水截流设施,并建立了中央监控系统。

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第一期工程示意图

上海合流污水治理第二期工程是继第一期工程后,上海市又一项大型环境保护工程。工程服务范围包括浦东新区赵家沟以南地区,浦西的徐汇区、卢湾区以及吴泾、闵行等地区,服务面积271.7km2,服务人口355.56万,设计平均旱流污水量为172万m3/d,雨天设计流量29.67m3/s。工程总投资46亿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2.5亿美元。工程于1999年底建成投入试运行。

第二期工程共完成管道58.25km,包括浦西截流管道长度13.32km,管径为450~2 700mm;浦东输水管道长度40.45km,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最大箱涵尺寸双孔各为3.3m×3.3m,其中部分输水管道在国内首次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管)于软土地基地区,直径3 600mm,长度3.5km;过黄浦江倒虹管长度0.61km,管径2 200mm,共2根,首次采用曲线混凝土顶管技术;浦东支管3.87km,管径1 400~2 200mm,采用玻璃钢夹砂管。大型输水泵站3座和出口泵站1座(南线A泵站设计流量18.43m3/s,南线B泵站设计流量31.0m3/s,中线2号泵站设计流量19.16m3/s,出口泵站设计流量29.67m3/s)。设计规模为172万m3/d的预处理厂1座,排放管直径4 200mm,长度866m和紧急排放管长度167m各1根,以及中央监控系统。

继上海合流污水治理第一期工程和第二期工程后,为综合整治市区河道,又进行了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并筹建上海合流污水治理第三期工程。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