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施工管理

编辑
所属类别:施工管理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施工管理
外文名称:

根据有关规定、设计文件及合同条款,在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程设计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按期发挥工程效益的组织、安排、协调与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施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合同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文档信息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涉及专业多,面临洪水的威胁和某些不利的地质、地形条件,施工季节性强,施工条件往往较其他工程复杂、困难。因此,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是工程能否按质量、工期、造价要求顺利建成的关键。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施工管理工作也不断提高。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以加强基础工作,建立规章制度为重点,采用专业队伍与民工队伍相结合的办法组成施工队伍。60年代,提倡大力开展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活动,国家对施工企业设置一些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70年代开始,推行了以系统工程为指导的现代化科学管理,重视人员、材料、设备、资金、任务指标和信息等6个因素,以便有效地组织施工。80年代,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给予施工企业以法人地位,施工企业面向社会,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施工企业内部加强集中领导,分级负责,实行以承包制为中心,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并在专业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包括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全面经济核算的综合管理。80年代后期及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吸收了世界银行的工程采购招标模式和国际惯例,中国提出了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与合同管理制,其中,核心是项目法人责任制,即由项目法人对项目规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的负责。设计、施工企业由过去的对国家负责转变为对项目法人负责。施工企业通过贯彻质量认证体系来规范内部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在工程施工中做到安全施工、确保质量、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信誉。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广泛推行项目管理,即项目经理负责制。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经理(Contruction Manager,简称为CM经理)由项目法人选定,承担本应由项目法人负责的工作,其工作范围包括从项目前期开始直到工程移交的全过程,甚至延伸到设施管理阶段。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推行的其他管理模式还有代理制;设计—建造方式(交钥匙方式);设计—管理方式;建造—运营—移交方式(即BOT方式)等。

在承包商的运作过程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