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施工期安全监测数据处理

编辑
所属类别:水利工程施工监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施工期安全监测数据处理
外文名称:

对施工期安全监测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综合判断和预测工程设施及其影响范围的状态与其变化的过程。运用监测数据分析成果,可有效地监视围堰等临时性建筑物和边坡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有关征兆,防止事故发生,保证水工建筑物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控制施工质量,改进施工方法提供资料。

安全监测数据处理的作用

①掌握施工期水工建筑物的工作性态。②研究施工期水工建筑物性态的变化规律。③控制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在掌握施工期水工建筑物的工作性态方面,要求及时采集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除了应有相应的书面记录外,还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便进行分析。监测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对采集到的数据要及时进行计算和比较,并根据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判断。通过分析,随时将观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误差、粗差与结构异常加以区分和处理。

研究施工期水工建筑物性态的变化规律有2个方面的内容:①研究水工建筑物各效应监测量的分布态势以及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过程,如变化周期、变化幅度以及发展变化趋势等。②在施工期间,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多且变化大,要注意环境影响监测数据的采集、分析。同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加密监测次数并注意各项目同步监测。

控制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主要通过水工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与相应的施工控制指标比较,判断其超标与否来对施工实施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安全监测数据处理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误差分析、常规分析和数学模型分析等。

误差分析主要是在安全监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对监测物理量的系列数据进行误差分析评定。它有3个方面的内容:① 粗差查找与剔除。对观测中因仪器使用不当、人为疏失、误读、错记等造成的粗差,应采取物理判断法或统计判断法进行查找。物理判断法是根据常识、经验、现场情况,经过合理性检查及与已有数值的对比作出判断;统计判断法是给定一个置信概率,确定效应量误差的相应置信限,然后找出误差超出置信限的效应量数值作为粗差。查出的粗差经确认后应予剔除。② 系统误差识别与消除。对观测中因仪器设备或操作方法不完善,以及观测人员的读数习惯偏向等引起的按确定规律变化的系统误差,应加以识别并尽量设法消除。③ 观测精度评定。

常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监测量数字特征、变化过程、分布态势以及效应量与环境影响量相关关系分析,来定性地掌握监测量变化规律。

数学模型分析主要是,对于一些监测项目代表性测点的较长时段的监测量数值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把效应量的变化与原因量的变化用数学关系式加以表达。最常用的模型,为回归分析统计模型,也常用确定性模型或混合模型。必要时也可考虑时间序列模型、趋势分析模型、空间分布模型或其他模型。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