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水利规划方案评价

编辑
所属类别:水利规划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水利规划方案评价
外文名称:

水利规划中对不同方案实施后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所进行的分析对比。不同规划方案由于侧重点不同,其利弊常有较大差别。进行方案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影响的分析对比,衡量得失,以便提出推荐意见,供决策选择。

评价原则

(1)各项影响都是相对于“无规划状况”而言,即以实施某一规划方案与不实施该方案的情况对比作为评价依据。规划地区的环境和条件总是不断变化的,不论是否实施拟议方案,都将按各自规律向有利或不利方面转化。因此,“无规划状况”并不是现状,而要看成在现状基础上延伸到规划水平年的一个比较方案。否则将会夸大或缩小拟议方案的真正影响。

(2)各类影响都应尽可能量化。能用货币表示的,都应采用货币量表示;不能用货币表示的,应根据影响的特点用其他定量指标表示;对不能量化的影响,也应对其影响性质、影响程度进行定性分析,按方案的可接受性分等级表示。

(3)考虑到方案计算中一些控制参数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参数值的某些变动将使计算成果相应发生变化。为此,作为方案评价的依据通常都应考虑方案的敏感性分析,以反映某些参数发生浮动时可能对成果的影响。对研究的影响还需考虑其出现的随机性,根据其数学期望值和概率分布,以反映出所受影响的平均情况和变化规律,供决策衡量。

(4)对方案研究不但要进行分项评价,即分别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其在各自规划目标方面的实现程度;还要进行综合评价,即统盘考察这些影响,对规划方案进行全面分析。通常多取分项评价可以接受,总体评价最优或较优的方案为选定方案。

评价方法

(1)经济评价。规划方案实施后,就投入产出的各种经济因素所进行的评价,是研究方案经济效果的依据。评价工作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前者从国家整体出发,分析计算各个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考察方案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净贡献,通常多以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收益、经济效益费用比等指标衡量。后者从项目角度,分析测算其财务支出和收入,考察实施后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以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等指标衡量。对方案或项目的取舍,主要取决于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计算中效益、费用均应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两部分,并计及时间因素,其所含内容应遵循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对参与比较的各方案的研究深度、价格水平等均应具有可比性。比选时,可按各方案所含全部因素的全部费用、效益进行对比;也可仅就各方案所含不同因素的相对费用、效益进行对比。

(2)环境评价。规划方案实施后就其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方面影响所进行的评价。自然环境方面一般包括:因河流水系变化,水文条件变化,水域底部形态冲淤变化以及因水质、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地质和水生、陆生生物等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社会环境方面一般包括:方案实施对人口、土地、人群健康、工业、农业、景观、文物古迹以及一些重要设施等所带来的影响。在对各因素的影响方式、程度和发展过程进行评价时,应就各种影响中有利的与不利的;短期的与长期的;暂时的与累积的;一次的与二次的;完全不能接受的、可以接受的或有条件可以接受的等方面加以区分。评价工作大体分3个阶段:即先就可能影响环境的因子加以识别,再应用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或通过类比分析、机理分析,对可能发生的环境变化与影响进行预测,而后研究每个因子的影响对环境改变是否有利、能否接受和有无改善对策措施等。评价时一般先进行单因子评价,再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①清单法,即将可能影响环境的因子列成清单或表格,再以数字或文字直接描述各规划方案对各环境因子的影响程度。②矩阵法,先把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各项行为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组成矩阵表,再将对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及其权重,在最小数量级1到最大数量级10之间赋以定数,而后通过总指标值进行评价。③网络法,以完整的网络系统表示影响的原因和结果,从初始行为开始,向所有可能的影响辐射,结束于方案可能发生的最终若干重要影响点,并据此评价环境影响。④环境质量影响法,以有规划方案和无规划方案这两种环境质量差值来衡量方案实施后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其总变化值可通过各权因子与各相应环境因子质量值的乘积表示。

(3)社会评价。就规划方案实施后对社会发展目标的贡献与影响所进行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社会福利、劳动就业、投资环境、收益分配、资源利用、文教卫生、社会安定、淹没移民、挖压占地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对这项评价,中国开展较晚,仅在疏勒河综合开发项目和大通河水资源利用项目中尝试进行。评价步骤是:确定评价目标与范围;选择评价指标和确定评价基准;进行具体评价并选出较优方案,对不利影响提出补救措施和建议。采用的评价方法:①对比分析法,即选定合适的社会评价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用常规方法逐项分析计算,对比有规划方案与无规划方案情况下的差异,以评价方案的可行性。②模糊综合评判法,将问题分解为目标、准则、指标、方案等层次及若干组成因素,通过数学方法求出各单因素在方案抉择总目标中的总权重值;再根据积累的资料或实践经验,选用不同方案各因素的隶属度,据以进行评价分析。

(4)综合评价。对规划方案实施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影响的全面分析评价。其核心是针对规划方案的侧重点,对各种影响赋予不同的量值,以便在相互矛盾的目标间选择满意方案。中国使用的综合评价方法,除模糊综合评判法外,主要有:①效益费用分析法,适合于各规划目标可用货币衡量的情况。为了结合偏好进行决策,需对各目标引入权重,以综合后的经济指标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②系统分析法,通过建立某些数学模型,运用数学规划法或模拟技术等,从全局最优观点出发,寻求优化决策的方法。对系统复杂的多目标规划问题,则采取向量优化途径,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内寻求最佳权衡解(参见水利规划系统分析)。③准则对照法,属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先就规定的准则对各方案逐一进行评价,然后再综合对照,供决策考虑。对照时所用的准则力求全面,以便决策者能就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综合衡量。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现行的评价准则包括:公众的满意程度、目标的确定性、实现规划的可靠性、满足目标要求的有效性、实现方案所需的费用、国家经济发展效益费用比、对各方面的公平程度、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规划涉及的范围、规划的可逆性及对远景规划的稳定性等共11项。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