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太湖防洪

编辑
所属类别:主要江河防洪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太湖防洪
外文名称: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西以天目山、茅山为界,北抵长江,东临东海,南滨杭州湾,总面积36 900 km2。西部为山丘,占流域面积的20%,其余为平原;北、东、南沿江、沿海地势较高,全流域呈四周高中间低的碟形平原洼地地形。太湖位于流域中部,水面面积2 338 km2。太湖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8 900亿元,约占全国的11%,预计2010年将达17 000亿元,2020年将达30 000亿元。做好太湖流域的防洪保安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全流域河道总长约12万km,面积在0.5 km2以上的湖泊有189个,河湖水面面积达5 551 km2,占流域面积的15%,构成了以太湖为中心的湖泊河网系统。

防洪沿革

太湖地区的治水活动,随着太湖平原的形成发育而逐步展开。 流域自殷商后期就有水利,但多为水运、灌溉、水产等开发兴利行为。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防洪工程。隋唐五代,太湖治水活动有了较快发展,建水库修塘坝、开塘浦筑圩堤、浚治入江入海港浦、兴建防潮海塘,发展水利工具,加强水利管理,对推进农业生产起了显著作用,并为太湖平原的河网化奠定了基础。宋代以疏浚河道为主。元、明、清时期,基本继承宋代以疏浚为主的治水方针,对流域下游通长江河道勤于疏浚,并在浏河、白茆、福山等主要港口几次修建挡潮闸,收到排洪、引水之利。到清代,沿海海塘已全线贯通,沿长江江堤全线形成,防洪设施具备了一定规模,工程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对管理、养护、维修以及经费负担政策也都有了明确规定。

太湖下游排水出路,古有东江、娄江、吴淞江。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交替影响,原来十分宽广的“三江”,渐趋萎缩。五代以前,东江、娄江已完全湮塞。吴淞江河口亦日趋淤缩:唐时河口宽达20里,北宋时尚有9里,元时仅剩2里。元时虽几度疏浚,总是旋浚旋淤,直到明初夏原吉采取了开范家浜(后发展为今黄浦江)、“掣淞入浏”,以及疏浚通长江的重要港浦等一系列疏通太湖下游排水出路的措施,才逐渐形成了太湖流域近代的防洪格局。

太湖流域是一个洪涝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20世纪发生的流域大洪水计有1931、1954、1991和1999年等4次,其中以1999年洪水最大。由于1991年起开展了大规模的骨干防洪工程建设,到1999年流域的防洪体系已初具规模,发挥效益,受灾面积相对较小;其余3次洪水,流域受灾面积均在33.3万hm2以上。(参见太湖洪水)

防洪体系

1949年后,太湖流域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防洪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但直到1991年以前,水利建设仍多以一省内的地区性工程为主。1991年太湖流域遭遇大洪水,当年国务院决定全面开展治理太湖的重点骨干工程建设(参见治太骨干工程)。按照国家于1987年批准的《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治太”的任务以防洪、除涝为主,统筹考虑供水、航运和水环境等效益;以1954年5~7月实际降雨过程作为流域的设计防洪标准,其最大90 d降雨量约为50年一遇。按此设计标准,5~7月全流域洪水总量为223亿m3。规划安排,通过望虞河等通江河道直接北排入长江水量56.6亿m3;经太浦河—黄浦江及上海市沿海河道排入东海水量63.7亿m3,浦东区自排水量11亿m3;由杭嘉湖南排工程排入杭州湾水量22.4亿m3;太湖调蓄水量45.6亿m3;其余23.7亿m3水量由河网湖泊调蓄。经过10年的努力,流域治理的重点骨干工程已基本完成,太湖流域已基本形成洪水北排长江、东排黄浦江、南排杭州湾,充分利用太湖调蓄,“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流域防洪骨干工程体系。到2002年,《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所确定的工程基本完成。

新一轮防洪规划显示,太湖流域的防洪体系由流域防洪、区域防洪和城市防洪等3个层次组成。根据流域水文、气象和下垫面变化的新情况,流域防洪应重点防御流域性30~45 d成灾降雨,以保证太湖洪水安全蓄泄为重点;区域防洪应重点防御地区性3~15 d成灾局部暴雨,并与流域防洪要求相配合;城市防洪则需在流域防洪和区域防洪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的自保措施。

堤防是太湖流域的重要防洪设施。太湖平原有一半以上面积的地面高程在汛期洪水位以下,均赖堤防保护。环太湖大堤、东苕溪导流东大堤和杭州的西险大塘是流域最重要的防洪屏障。

低洼地建圩是太湖流域最古老的防洪措施。全流域现有圩子3 000多个,总面积14 500 km2,占流域平原面积的51%。圩子的大小不等,小者数百亩,大者数万亩。修建圩区保护了圩内的防洪安全,但相应减少了洪水调蓄面积,阻断了一些排水河道,造成外河水位上涨加快,高水位持续时间加长,对流域防洪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流域管理要求,各地圩区治理要服从流域、区域规划;圩区排涝动力要与区域性排水骨干河道的排水能力相适应;遵循洪涝兼顾的原则,严格控制联圩并圩,不得将湖荡等大水面围入圩内,不得减少圩外河道的行洪能力;各省(直辖市)的圩区建设、改造规划须经流域机构批准后设施。但目前流域内的圩区建设仍难于有序控制。

位于流域中部的太湖发挥了天然水库的调蓄作用。因此,太湖流域的水库在流域防洪中不占主要地位,均属区域性防洪工程。流域内已建大型水库7座,总库容10.17亿m3

太湖流域除北界长江大堤外,尚有海堤总长680 km。其中上海510 km(含长江口三岛海堤),浙江钱塘江北岸170 km。到2002年,各堤段均将按规划要求分别达到100~200年一遇高潮位加11~12级风浪的防御标准。

太湖流域的防洪调度由国家防总直接审批流域防洪调度方案,由太湖流域管理局发布调度指令。由于太湖流域的防洪工程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防洪调度已成为流域防洪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调度系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太湖流域水情遥测系统已经建成运行。该系统的中心设于太湖流域管理局内(上海),下设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嘉兴、湖州、青浦等7个分中心,以及分布于全流域的76个自动遥测站。系统监测水位、降雨量和少量站点的风力、风向,预留其他监测项目的接口和信道。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太湖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①防洪标准仍然偏低,防洪能力跟不上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②流域水利信息化技术相对落后,完整的流域洪水调度决策系统尚未建立,难以发挥防洪体系的作用;③相关的水法规配套体系尚不够健全,防洪安全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太湖流域近期防洪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蓄泄兼筹,完善提高,科学调度,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航运以及城市供排水等方面效益,建成流域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体系;要求到2010年流域能防御不同降雨典型的50年一遇洪水,远期应达到防御100年一遇的洪水的标准。防洪建设的主要措施是:①加强防洪与水资源工程建设;②建成流域防洪与水资源调度系统;③加强流域管理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