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天津水利

编辑
所属类别:天津水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天津水利
外文名称:

概况

天津市(简称津)位于中国的华北平原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介于116°43′~118°04′E、38°34′~40°15′N之间。南北长189 km,东西宽117 km,疆域周长约900 km,其中海岸线长约155 km。总面积11 919.7 km2,其中,中南部平原占94.2%,北部山区和丘陵占5.8%。

天津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1~14℃之间。年均降雨由北向南递减,降水量在586~720 mm之间,年降水量的65%左右集中在7~8月份。全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 000~1 200 mm,4~6月份蒸发量最大。

天津市境内辖市中心6个区,滨海3个区,外围5个区和4个县。2000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 001万人,耕地面积42.43万hm2,粮食产量134.27万t(2000年属特大干旱年),农业生产总值156.3亿元,工业总产值3 080.74亿元。

天津市是中国北方重要工业和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和内外贸易的集散地。天津港属河口港,是中国大陆从事集装箱运输最早的港口之一。天津港上起海河二道闸,下至渤海湾大沽锚地东界,水陆域总面积193 km2,港口吞吐以外贸进出口件杂货和集装箱为主,到2000年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为9 582万t,现已跨进亿吨大港的行列。天津港还是华北最大的客运港口,国内有通往大连、烟台、龙口等地的班轮;国际有通往日本、韩国等地的班轮。天津港以其齐备的设备设施、完善的服务功能、现代化的管理系统,跻身于国际知名大港的行列,走向世界。

水系及水资源

天津市是海河流域五大河系的入海口,流经市区的主要水系有海河、蓟运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等(参见彩图Ⅲ—2)。

Ⅲ—2 天津市水系及工程分布示意图

天津市当地水资源总量均值约18.1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55亿m3,地下水资源量8.32亿m3,(重复计算量为0.71亿m3),属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天津市多年平均入境水量约19.34亿m3,根据国务院[1983]44号文件规定,在75%、95%保证率年份,天津分水量分别为10.0亿、6.6亿m3,扣除损失,入市水量分别为7.5亿、4.9亿m3,城市供水主要依靠外来水源。

水旱灾害情况

天津市是水灾多发地区。据史料记载,从公元146~2000年的1854年间,共有341年发生涝灾,其中大的水灾85年,1年中旱涝兼有以涝为主的50年,旱涝并重的7年。尤其是1939年洪水,淹泡天津时间长达2个月,街道水深2 m,可行船,受难灾民70余万。

天津旱灾的发生频率超过其他灾害。据记载,1368~1949年的581年间,共发生旱灾132年,占22.7%,最长1次连旱持续6年(1637~164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2000年的51年中有旱灾年18年,占35%,最长1次连旱持续5年 (1980~1984年),天津市几经面临断水危险 。

天津市又是风暴潮严重多发区,特别是近代风暴潮有增多趋势,19世纪风暴潮出现频率为20.5%,平均11.1年出现1次,20世纪以来出现频率高达50.1%,平均3.39年出现1次。1992年9月1日强风暴潮,海水漫过挡潮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99亿元。

水利发展

从北宋时期,海河沿岸和周围地区就开始了屯兵、修建“方田”,垦荒、引水种稻。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天津卫以后,治理河道、发展漕运,农业生产有所发展。1458~1893年,先后开挖有金钟河、兴济减河、筐儿港引河、青龙湾减河、马厂减河、新开河等,修建子牙河堤、九宣闸等水利工程;1901~1923年,先后对海河干流进行了6次裁弯取直和多次疏浚清淤;1929~1932年,修建了屈家店北运河节制闸和新引河分洪闸等导水放淤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水利发展大体分为4个阶段。

(1)1949~1957年恢复改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整修旧中国遗留的水利设施,发展农田水利事业,集中力量对现有河道堤防进行整修、加固,增强防汛抗洪能力。先后修复西南大围堤,疏浚新开河;重点修建南运河、北运河及市区海河护岸,开挖独流减河、整修小淀分洪滞洪区,以及加固北大港围堤等。

(2)1958~1972年以防洪工程为主的治理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内容包括,1958年天津市海河干流的“咸淡分家,清浊分流”工程。修建了海河防潮闸及海河南北两大排水河,同时修建了一大批机电排灌扬水站。1963年,海河流域特大洪水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1964~1973年的10年中,天津市和河北省共同开挖了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等骨干河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防洪体系,使天津市防洪能力达到了南系能防御1963年型大洪水、北系能防御1939年型大洪水的水平。

(3)1973~1985年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这一阶段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大力开展蓄水和节水工程建设。特别是1982年5月开工,1983年9月11日建成通水的引滦入津工程,在改善天津市城市人民生活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成为天津市的“生命线”。

(4)1986~2000年深化改革、全面发展的阶段。该阶段加大了水利投入,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思路,以“海河干流治理”为重点,带动其他河道治理。先后进行了永定新河、海堤、蓟运河、永定河、独流减河等行洪河道的清淤、复堤等工程设施建设。坚持“科技兴水”的方针,开展城市和农业节水及防洪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运用,贯彻 “全面节流,积极开源,加强管理,注意保护”的方针,全面推广农业节水,加大水资源开发、保护及水污染防治的力度。同时坚持依法治水,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水法规,促进天津市水利的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历史上,天津的水源十分丰富,除南运河汛期有部分洪水直接泻入渤海外,其他河系产水均经天津入海。20世纪50~60年代,上游大量修建拦蓄水工程,入天津市水量骤减,经天津入海的水量由50年代的年均144亿m3减少到80年代的年仅9.6亿m3。为解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进行了蓄水、引水工程建设,同时合理开采地下水。1983年修建了引滦入津工程。至2000年,共建成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91座,塘坝190座,蓄水能力达16.64亿m3, 打机井28 619眼(1999年),年开采量约 8亿m3

为了保护天津市的水资源和水环境,1983年成立了天津水质监测中心站,1985年初成立了引滦水质保护领导小组,并颁发了一系列引滦水质保护方面的法规,到1987年,先后制定地方性水法规、规章性文件近20件。1988年,市水利局成立水政处,各区县水利局也于1990年成立水政监察科,并制定出15项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使水行政管理逐步纳入法治轨道。1998年9月,成立水政监察总队,并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市、区(县) 、乡三级水行政执法网络,拥有1千多人的执法队伍。1981年开始征收地下水资源费。1987年对打井审批程序、机井的使用及地下水开采等行为予以规范。1988年对超计划用水累进加收水资源费作了明确规定。1995年开始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并从1996年开始,对一些企事业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以挖掘节水潜力。

防洪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市先后开挖了独流减河、子牙新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还乡新河以及引

入潮、引青入潮等大型河道。主要堤防长度达1 941 km,保护耕地面积37.8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89%;保护人口867.53万人,占总人口的96%;入海行洪能力达1.5万m3/s,为海河流域入海总量的75%。同时修建了于桥、北大港等大中型水库14座,总库容25.3亿m3。新建、扩建了节制闸、分洪闸、防潮闸等大中型闸49座。并按照天津市《城市防洪规划》的要求,从1995年起,加大防洪工程建设投入,对海河干流、永定新河、独流减河、蓟运河等主要行洪河道进行治理,至2000年,全市防洪工程累计投入达23.51亿元,其中:海河干流投入10.58亿元,是1995年以前的11倍。开创了以海河干流为重点,带动海堤建设和其他河道治理的防洪工程建设新局面,使天津市防御洪涝潮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先后建起了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气象雷达图像显示系统、永定河预警系统、防汛信息局域网、防汛实时水情查询系统、电子邮件传输等,为决策指挥和抗御洪水赢得了时间。

农田水利

天津东临渤海,地势低洼,土地盐碱,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受旱、涝、碱等多种自然灾害威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20世纪50年代,上游来水较多,在修复旧有灌溉工程的同时,主要兴建了一批提水工程。随着流域上游来水逐年减少,从70年代连续大旱,针对地面水源不足的情况,掀起打井高潮,提取地下水用于农田灌溉,同时坚持“旱涝兼治,以蓄代排”方针,陆续兴建了一批地面蓄水、引水工程,农田灌溉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并积极开展了节水型农业研究试验。80年代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先进技术。至2000年底,全市已建成防渗渠道8 784 km,喷滴灌设施608台套,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35.3万hm2,耕地除涝面积40.3万hm2,拥有固定机电排灌站点2005座。农用配套机井保有量27.2万kW。由于大兴农田水利,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总产量由50年代的4.84亿kg提高到20亿kg左右。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3.8万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先后建小水库94座,塘坝198座。

城市供水

20世纪60~70年代,海河流域上游修建了一批水库,天津水源由丰到缺由多河多库来水到主要依靠密云水库计划供水。70年代后连续干旱,天津的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人民生活用水出现了严重危急局面。为此,1972~2000年,先后6次引黄济津(参见彩图Ⅸ—21、22)。

Ⅸ—21 引黄济津位山引黄闸

殷鹤仙摄

Ⅸ—22 引黄济津西河闸

萧巨青摄

1981年,为改变天津长期缺水的状况,国务院批准兴建引滦入津工程。该工程是跨流域跨省(市)的大型水利工程,全长234 km,全部工程215项,其中通水工程113项,农田配套工程102项,是具有引水、输水、蓄水、净水和配水等多功能综合性城市供水系统(参见彩图Ⅸ—23)。到2000年,17年来已向天津供水147亿m3

Ⅸ—23 引滦入津、入唐分水闸

萧巨青供稿

于桥水电站,1986年6月为开发利用引滦入津的水能资源而修建的天津第1座水电站,已于1988年建成发电。电站装机容量为5.8 MW,设计年发电2 600万kW·h。

淡水养殖

天津淡水养殖主要分布在大中小型水库和洼淀、池塘,养殖水面3.33万hm2,其中,中型水库养殖面积1.76万hm2。主要养殖大银鱼、鲤鱼、鲢鱼、草鱼、鲫鱼、梭鱼、武昌鱼、虾等鱼种,河蟹、元鱼等品种也有较快发展。1997年,塘沽区水利局养殖的“九河牌”大银鱼,被天津市评为名牌产品,并注册商标。黄港一库、营城水库、新地河水库被水利部批准为大银鱼移植推广定点基地,年孵化银鱼卵3亿多粒,除供应本市外,产品销往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吉林、湖北等省(自治区)。同时,还与内蒙古、吉林等地水库发展了银鱼联营养殖。

机构与队伍

1949年1月15日,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水利接管处负责接管了天津市的水利机构。其后机构变化频繁,既在1958、1966年独立成立过天津市水利局,又先后归属于市政府水利处、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市农林水利局、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市近郊农业局、市水利电力局等。

1973年5月,在天津市根治海河防汛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天津市水利局。1973年10月成立市人民政府抗旱打井办公室,1980年1月合并于市水利局。1983年1月,成立天津市引滦工程管理局,该局与市水利局为一套机构,至此天津市水利局保留有天津市根治海河防汛指挥部、市人民政府抗旱打井办公室、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等名称。

1996年1月,市委、市政府批复市水利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市水利局是市政府主管水行政的职能部门,统一管理、调度全市和调入天津的水资源,负责全市水利工程建设的行业管理、质量监督和水利资金的安排使用及监督管理。2000年12月,局机关设20个职能处室,直属企事单位23个,全局共有职工3 401人,其中局机关211人、事业单位2 426人、企业单位764人。

展望

天津市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除涝并举的方针,以建设节水型城市、发展大都市水利为目标,突出抓好节水、供水、水环境和城市防洪建设,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初步建立节水型城市。20世纪末的天津存在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缺水,对此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城市节水力度。同时,广泛开源,增加城市和农村供水水源,建设若干蓄水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使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增加有效供水量。完善引黄输水工程,抓好引黄水和引滦水联合调度,保证城市供水。全面完成城市防洪堤和海堤近期建设任务,使海堤标准重点段达到50年一遇,一般段达到20年一遇标准,全市防洪能力力争达到50年一遇、城市中心区达到200年一遇。农田水利逐步进行以节水增效和完善配套为中心的7个灌溉区的更新改造,尤其是抓好已列为全国大型灌区之一的宝坻县里自沽灌区的更新改造,提高灌区的经济效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灌区的良性循环。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水利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有效缓解水患、水荒的双重压力,实现天津水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