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

编辑
所属类别:工程材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
外文名称:

采用高镁水泥或外掺轻烧MgO粉配制的,能产生延迟性膨胀的混凝土。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制有内掺和外掺两种方式:内掺是指利用高镁水泥(MgO≤5%)配制混凝土;外掺是指在混凝土中适量掺入经一定温度煅烧、磨细的轻烧MgO粉。

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中的MgO均为结晶致密的方镁石,它在水化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变形,随方镁石致密程度不同,膨胀变形都有一定程度的延迟性。这种膨胀延迟性正好适应了大体积混凝土散热慢、降温收缩迟缓的特点。混凝土在晚龄期的弹性模量较早龄期高,延迟膨胀的单位膨胀量可以提供较高的预压应力;同时晚龄期的徐变度较早龄期低,预压应力不容易被松弛掉,因而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膨胀能的储存效率较高。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的膨胀变形可以作为一种潜能储存在坝内,大坝缓慢降温收缩,膨胀能缓慢释放,直到几年以后,大坝降到稳定温度,此时如果能够将坝体温度收缩变形控制在混凝土极限拉伸变形范围之内,大体积混凝土就不会开裂。在所有可供应用的膨胀混凝土中,只有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具有这种延迟性膨胀性质。其他类型膨胀混凝土一般在7 d前后即膨胀完毕,而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的膨胀发生在龄期7 d以后,并在半年到1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结束。为防止后期膨胀量可能过大,或延时过长引起安定性问题,对于内含MgO的高镁水泥,其MgO含量应符合中国国家标准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有关规定;对于外掺MgO混凝土,应按原电力工业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995年7月发布的《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筑坝技术暂行规定》执行,该规定对MgO原材料质量标准和检验、胶凝材料试验和MgO安定掺量的确定、MgO混凝土性能试验、温度应力补偿设计、施工检测,以及筑坝原形观测等均作了详细规定。

利用MgO所具有的独特延迟性微膨胀性能,补偿混凝土的温度及收缩变形,防止温度裂缝,可以全部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混凝土坝温控措施或闭缝灌浆。掺MgO混凝土不仅简化温控,实现了长坝块(大于40 m)通仓、连续浇筑,夏天全天候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而且提高了混凝土坝的抗裂性。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