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氧气曝气

编辑
所属类别:城乡污水处理与处置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氧气曝气
外文名称:

用氧气代替空气曝气的活性污泥法。空气曝气,是用空气作为氧的来源,空气中含氧量仅为21%,其余为氮、氩等惰性气体,这些气体对生物处理过程只是耗能而不起作用。在氧气曝气中,氧的含量可高达99%以上。由于提高了气相中氧的分压,使氧气向混合液中转移的推动力比空气曝气提高约4.7倍。

氧的高速转移是氧气曝气的基本特性。处理系统可在高浓度溶解氧(DO)6~12 mg/L的范围内运行。在混合液中能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MLSS),MLSS高达6~12 g/L,可使污泥负荷降低,提高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耐冲击性。在污泥负荷维持不变的条件下,可提高容积负荷,缩短曝气时间,减少占地面积。曝气时间一般是空气曝气的1/3~1/4。氧气曝气中,混合液污泥体积指数一般只为30~50 mL/g,可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避免发生污泥膨胀。剩余污泥产率较空气曝气减少40%左右,可降低后续污泥处置量。氧气曝气较空气曝气节省电能30%~40%。氧气曝气特别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污水,及具有低能耗供氧条件的地区。

UNOX氧气曝气工艺示意图

氧气曝气池池型,常为加盖表面曝气池,也称UNOX氧气曝气系统。池体为密封式结构(见图)。原污水、回流污泥和氧气从第1格间进入后,依次通过其他格间。混合液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残余气体通过第4格间末端的尾气管排出。各格间采用表面曝气机进行充氧。由于池体密封,处理厂的环境较佳。

氧气曝气法早在1934年就有报道,但当时制氧成本高,故只停留在试验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制氧成本日益降低。特别是深冷法制氧技术出现后,生产性氧气曝气设备才正式投入运转,进入实用阶段,很快就在全世界推广,1978年在美国底特律市建成了一座规模为228万m3/d的大型氧气曝气污水处理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发展了氧气生物脱氮、高效能氧气生物流化床和氧气曝气污泥好氧消化等处理工艺,以及超微气泡的敞开式氧气曝气池。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研究,陆续对城市污水及各种工业废水进行了试验。1986年4月,天津石油化工公司氧气曝气处理装置首先正式投入运行。90年代以来,已在淄博、大庆等地建成氧气曝气污水处理厂,运转稳定,效果良好。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