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淤地坝

编辑
所属类别:水土保持措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淤地坝
外文名称:

沟道内用于拦泥淤地的治沟工程。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主要目的是滞洪、拦泥、淤地、蓄水、建设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减轻黄河泥沙。

概况

中国修建淤地坝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至今陕、晋等地仍有几百年前的坝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及治理黄河,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动农民修筑黄土淤地坝。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碾压法筑坝为主;70年代采用水坠法筑坝,工效高,普遍推广,淤地坝发展很快,在陕北、晋西、内蒙古等地应用最多。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统计,截至1996年,黄土高原地区共建成淤地坝17.4万座,总库容99亿m3,淤地面积42.5万hm2。淤地坝多建在丘陵沟壑区的支毛沟内,一般坝高为10~50 m,单坝淤地面积由沟道宽度和坝高决定。淤地坝是小流域沟道治理的主要措施,具有拦蓄坡面泥沙,防止沟道下切、沟岸扩宽及沟道重力侵蚀,调节沟道径流,合理利用水资源等诸多作用;同时还能变荒沟为良田,减轻下游沟道和水库的淤积,改善流域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参见彩图Ⅹ—42。

Ⅹ—42 淤地坝

殷鹤仙摄

淤地坝的拦泥淤地效益显著。经测算,坝高25 m以下的中小型淤地坝每公顷坝地淤积泥沙4.5万~6.0万t。根据黄河干流及有关流域的重点测站的资料,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70年代黄河泥沙减少了42亿t,80年代共减少98亿t。淤地坝及其坝系工程的减沙效益占总拦蓄量的60%~70%。淤地坝拦淤后,形成平坦的人造平原,土壤湿润肥沃,抗旱能力强,产量高,比坡地增产3~10倍。枯水年每公顷产粮2.2~3.7 t;平水年每公顷产粮3.8~5.2 t;丰水年每公顷产粮5.3~6.7 t。很多沟道已形成坝系,无常流水沟道形成沟台式坝地,有常流水沟道坝系组合为生产的坝地、蓄水灌溉的水库、滞洪的坝库工程。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建设已成为当地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结构

根据集流面积、库容大小、流域水文条件等决定工程结构。控制流域面积较大的大型淤地坝,由坝体、泄水洞和溢洪道等3部分组成;集流面积较小的中小型淤地坝,则由坝体和溢洪道或泄水洞2部分组成。

(1)坝体。主要坝型为黄土均质坝,有少量土石混合坝和石拱坝等。

(2)泄水洞。主要为无压涵洞、分级卧管,少量采用压力管道、竖井等。

(3)溢洪道。大部采用开敞式溢洪道或陡坡溢洪。个别采用挑流鼻坎或利用沟坡岩石层排洪水入支沟,也有的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在坝体背水坡砌护溢洪道排洪。

修筑淤地坝的工程材料一般就地取用。有砂石料的沟道,用水泥砂浆砌石筑坝。石料缺乏时可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块。

设计洪水标准

库容在50万m3以上的淤地坝的设计洪水标准按SD 175—86《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坝系规划

为达到沟道分段拦蓄水沙,分散洪水,防止洪水危害,使坝地稳定生产的目的,坝系应包括滞洪坝、种植坝、引洪蓄水灌溉坝等,使单坝有明确分工,并使其有机配合,生产职能可以变换,科学地使用水沙,持久地发挥坝系整体的最大水沙利用和生产效益。坝系规划在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上进行,做到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同步实施。集流面积大的沟道,按支毛沟情况可分解为几个小坝系,单坝控制面积多在5 km2以下。建坝次序因地制宜,大流域先上游后下游,小流域可先下游后上游,先支沟后干沟。

施工与管理

黄土高原黄土丰富,在有水源的沟道应以水坠法筑坝为主。实践经验证明,这种施工方法投资少,质量有保证。沟道形成坝系后,单坝间有密切联系,应及时处理和养护,做好防洪、排涝、除碱、灌溉、淤地和科学种田等工作。淤地坝淤满后要加高坝体,出现工程冲毁现象时要及时加固补修和改善排水设施等,使工程安全使用,提高工程利用率和作物保收率。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