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中国古代运河

编辑
所属类别:中国水利建设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中国古代运河
外文名称:

源于远古,先人利用天然河道通航,春秋时已有大规模船队在江河中行驶。春秋后期人工开凿运河,通舟济运。

先秦(公元前221年以前)的人工运河

传说春秋中期淮河上游已有人工运河。有明确记载最早开通的人工运河是江淮间的邗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于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筑邗城(今扬州),向北利用一连串天然湖泊开运河至今淮安,沟通长江和淮河间的水运。此后4年,又在今山东鱼台到定陶开运河叫菏水,沟通济水和泗水,从而淮河和黄河间也实现了通航。另外,自长江入巢湖,经南淝河至东淝河入淮河,有古运河沟通;太湖流域利用天然条件也有北通长江的运河。

战国中期,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自黄河开鸿沟,向南通淮水北岸各支流,向东通泗水;又可经济水向东通航,形成一个水运网,特别是向东一支名古汴水,是隋代以前黄河和淮河间最重要的水上通道。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汉水和云梦泽一带,三江五湖之间,山东半岛的淄水和济水之间以及成都平原上都有通航和灌溉两用的水道,但后代缺乏明确记载。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的运河

秦代开灵渠沟通湘漓二水,从而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成为后代的重要运河之一。西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自长安北引渭水开漕渠沿终南山麓至潼关入黄河,和渭水平行,路线直捷并避开渭水航运风险,成为都城长安对外联系的主要通路。此时,自长安经漕渠、黄河至今郑州北入浪荡渠(即鸿沟)、古汴水(也称汴河),通泗水、淮河,经邗沟通长江,再经太湖流域诸水道,直达杭州一带,形成了西北至东南的大运河;另由长江过灵渠南通广州。东汉初年,由都城洛阳开阳渠经洛水入黄河和汴河相连接。王景在治理黄河时重点治理了汴河(参见王景治河),航运更为通畅。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220~581年)的运河

东汉献帝时,曹操向北方用兵,开凿了一系列运河,沟通黄河、海河、滦河各流域。建安九年(204年),自黄河向北开白沟,后又开平虏渠、泉州渠连通海河各支流。大致相当于后来的南运河和北运河南段。又向东开新河通滦河。平虏渠、泉州渠、新河3条运河大致平行于渤海岸,由内河行运可以避免海上行船的风险。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又开利漕渠,自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20 km邺镇)至馆陶南通白沟。魏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开鲁口渠,在今饶阳县附近沟通滹沱河和

水。这时,自海河、滦河水系可以经黄河、汴河、通泗水、淮河,经邗沟至长江,过江后由江南各河至杭州一带,已形成了早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直至杭州一带的水道。

三国魏黄初年间(220~226年),在淮河支流颍水、汝水流域开贾侯渠长200里,又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20 km)开讨虏渠。吴赤乌八年(245年),自句容东南至丹阳县西开破岗渎,沿程修筑14座堰埭,用以蓄水、济运和调整比降,是记载最早的渠化建筑物,船只过堰需拖拉牵引,为早期的升船机(参见中国古代通航建筑物)。吴魏两国的军事争夺,常利用颍水、涡水入淮,经东淝河至合肥,再由南淝河、巢湖至长江。东晋南北朝时邗沟多次整修,已有自扬州至仪征的分支。南方向北方用兵多由泗水至济水入黄河,汴河和鸿沟使用不多。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曾开洸水引汶水入泗水;太和四年(369年),桓温北伐,曾于泗水西面开桓公沟300余里,沟通泗、汶、济三水入黄河。长江和汉水间,西晋时杜预从汉水开运河南通江陵,又东通湘江。东晋南北朝时,江南运河修建不多,萧梁时曾废破岗渎,平行开上容渎代替它,渎上建21座堰埭。这时,宁波至杭州的浙东运河也已形成(图1)。

隋唐北宋时(581~1127年)的运河

隋代统一南北,为政治上控制全国,经济上转输南方粮赋,大力开凿运河。隋开皇四年(584年),从长安到潼关开广通渠,其线路与汉代漕渠大体相似。大业元年(605年),从洛阳西苑开运河,以谷水和洛水为源,至洛口入黄河,再从板渚入古汴河故道至开封以东转向东南直至泗州(在今江苏盱眙县的淮河对岸)入淮河,叫通济渠(唐宋时称汴河)。大业四年(608年),又向北开永济渠,由黄河通沁水、卫水,自今天津西再转入永定河分支通涿郡(今北京)。开皇七年(587年)和大业元年(605年),2次整修拓宽邗沟。大业六年(610年),又系统整修了江南运河。这样,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运河组成的南北大运河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联系在一个航运网中(图2)。如果从长安起,到杭州止,也可以称为东西大运河,以长度和重要性计,当时要超过前述南北大运河。每年经这一航道自江淮向长安、洛阳漕运三四百万石粮食。

图1 隋代以前的南北航运干线图(台湾资料暂缺)

图2 隋唐宋时期全国运河网络示意图(台湾资料暂缺)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在唐、宋两代充分发挥效益,并对某些河段进行改进,其中包括:自长安向西开升原渠至今陕西省宝鸡市一带通千水;在长安建广运潭作为大运河西端的停泊港;在洛阳建洛漕新潭作为大运河中心的停泊港;为避免黄河三门峡的航行之险,在左岸滩石上开凿开元新河;在汴河下游段开广济新河以避淮河上航运风险;在邗沟南端开伊娄河通长江。五代时通济渠一度废弃,北宋时重开。唐代后期,灵渠上已修筑了铧堤和18重陡门,到北宋时增加为36重。北宋因开封运河行运方便而建都:有汴河东通江、淮,西通黄河和御河(即永济渠);有广济河(又名五丈河)东通今山东;开惠民河西南通河南南部,并曾试开沟通汉水支流白河的运河,没有成功;有蔡河东南通淮河北岸诸支流,也与惠民河相通。每年从江淮运600万石粮食至汴京。为避免淮河之险,唐代的广济新河没成功,又在淮河右岸淮安至盱眙间先后开沙河、洪泽新河和龟山运河,最终代替了淮河的航运。

唐代以来,特别是在宋代,江南运河北段和邗沟段曾修建过大量闸堰等渠化建筑物,世界最早的船闸即出现在这里,并得到普及,后来还出现了澳闸,即带有蓄积和周转用水水澳的特殊船闸(参见中国古代通航建筑物)。北宋后期为避免黄河引水对汴河的泥沙淤积,改用引洛河水的导洛通汴工程(参见汴渠)。唐宋时运河上还有不少水柜济运。

南宋(金)以后(1127年以后)的运河

自南宋开始,汴河淤塞不通,只有江南运河、邗沟段可以通航。金代曾修中都(今北京)至通州的一段闸河,并维持通州通白河及卫河等水道通航。元代建都大都(今北京),至元二十年(1283年)在山东的济宁至安山间开济州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安山至临清间的会通河。至元三十年(1293年),修成大都至通州的通惠河。至此,京杭运河全部打通,但会通河段不甚通畅,元代漕运主要还靠海运。当时还开山东半岛的胶莱河,亦不成功。

明永乐时,宋礼重开会通河,采用白英的计划引汶水至南旺分水济运。陈瑄主持制定了较严密的航运管理制度。成为此后500余年南粮北运的主要运输线路,平均年运400万石粮食至北京(图3)。明成化年间,设总理河道,为管理黄、运两河的专职主管官员。嘉靖以前,京杭运河徐州至淮阴段以黄河为航运水道,山东段运河亦常引黄济运。嘉靖至清康熙年间,陆续开南阳新河、

运河、中运河,使运河与黄河及其干扰影响分离,只在淮阴西的清口处与黄、淮两河交叉,成为清代综合治理的重点工程。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北徙,京杭运河在会通河中段被冲断。由于海运和陆运代替了运河的长途运输,运河的一些区段渐失去通航作用。但里运河(邗沟)和江南运河段始终在地区性运输中起主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杭运河济宁以南各段以及浙东运河仍发挥作用,而且运输规模在不断扩大,并为地区输水,特别是将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发挥作用(参见彩图Ⅰ—58,Ⅳ—1、2、3,Ⅷ—1)。

图3 元明清时全国运河网络示意图(台湾资料暂缺)

Ⅰ—58 运河

缪宜江摄

Ⅳ—1 京杭运河江苏苏州段

鲍昆摄

Ⅳ—2 京杭运河山东临清段

鲍昆摄

Ⅳ—3 古运河(江苏段)

缪宜江摄

Ⅷ—1 京航运河中的船队

缪宜江摄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