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百科

重力侵蚀

编辑
所属类别:水土流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重力侵蚀
外文名称:

坡地表层土石物质,主要由于受重力作用,失去平衡,发生位移和堆积的现象,国际上又称块体运动(mass movement)。重力侵蚀常见于山地、丘陵、沟谷和河谷的坡地以及人工开挖形成的渠道和路堑的边坡。

产生重力侵蚀的条件是:①土石松软破碎,内聚力小;②地形高差大、坡度陡,临空土石体外张力大,处于不稳定状态;③坡面缺少植物覆盖,又无人工保护措施;④坡体存在难透水层。在这些条件下,当土石受地震、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海浪、风、冻融、冰川、人工采掘和爆破等外营力作用时,便会激发重力侵蚀。根据土石物质破坏的特征和移动方式,一般可将重力侵蚀分为蠕动、崩塌、滑塌、崩岗、滑坡和泻溜等类型(参见彩图Ⅹ—26~28)。在沟谷和河谷中,小规模重力侵蚀形成的堆积物易被径流冲走,形成泥石流;而大规模的崩塌和滑坡堆积物,有时会造成江河和沟谷堵塞,形成天然坝库。这种天然坝库,在黄土高原称聚湫,有水者称水湫,无水者称干湫。

Ⅹ—26 祁连山大滑坡

殷鹤仙摄

Ⅹ—27 甘肃东乡大滑坡

殷鹤仙摄

Ⅹ—28 崩岗

王礼先摄

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地一般海拔高、起伏大、坡度陡,相当一部分山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跃,地层构造变形强烈,岩石破碎。海拔较低的山地丘陵坡地多由松软土石构成,生产活动频繁,这些都为重力侵蚀提供了条件。中国的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黄土高原、华北和东北地区、长江以南红色岩系和花岗岩丘陵区。

重力侵蚀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害很大,如破坏耕地,掩埋庄稼,摧毁城镇、村庄和厂矿,破坏道路和通信设施,堵塞河道、水渠和淤填水库等。防治重力侵蚀需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如种树种草,保护植被,防御坡面冲刷,维持土石稳定等。在径流切割、冲淘活跃的河谷,底部或岸坡应建造防冲设施,固定沟床和坡基;在重力侵蚀危害严重的城镇、村庄、厂矿、水库和道路、渠道通过的地方,需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对于危害较大的滑坡可采用排水工程,消除滑坡的诱发因素;对治理耗资巨大的山崩或大滑坡,可采取预防或避险措施。

长期以来,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寻求预测、预报重力侵蚀的方法,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重力侵蚀预报预警系统的开发与研制。在实地预测、预报大型崩塌和滑坡时,往往需要应用多种方法,如地质勘探、边坡分析、滑坡体连续动态监测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预测崩塌和滑坡的发生和变化过程、规模和危害程度。中国早在1985年6月就成功地预报了湖北西陵峡新滩大型滑坡,减轻了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编辑认证
×
尊敬的用户:

您好,目前词条编辑功能只对实名认证的专家用户开放,若您有意向进行百科词条的编辑,请先进行专家认证。提交申请后,我社工作人员会尽快安排审核,请您耐心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