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河

  • 伊洛河水系示意图 中国黄河三门峡以下最大支流。上源有两支,即洛河与伊河。洛河古称洛水,亦作雒水,发源于陕西省兰田县华山南麓,河长410 km。伊河发源于河南省栾川县伏牛山北麓,河长265 km。洛河与伊河在偃师与巩义市交界处汇流,以下称伊洛河,河长37 km,在河南省巩义市汇入黄河(见图)。以洛河为源计,伊洛河全长447 km,流域面积18 881 km2,多年平均径流量35.1亿m3。伊洛河上游为土石山区,植被良好,产水丰富;中下游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川,是主要农业区。全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内分配不匀,60%降水集中在7~10月的汛期,往往引起较大洪水,其他季节常有干旱发生。伊洛河是黄河流域水多沙少的大支流之一,年平均含沙量是黄河年平均含沙量的1/5,单位面积产水量是黄河流域平均数的2.6倍。伊洛河是黄河三(门峡)花(园口)间洪水主要来源之一,其洪量平均约占三花间黄河洪量的60%。伊洛河流域范围涉及陕西省洛南等4县和河南省洛阳、洛宁等16县市。全流域人口670余万人,耕地48万hm2,其中川地9.3万hm2,引水灌溉条件较好,是黄河流域的高产区之一。洛阳市曾是“九朝古都”,盛产牡丹,现已发展为重要工业城市和重点旅游区。流域内矿产丰富,有煤、铁、铝矾土、金、钼、铀等。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较早,相传2 000多年前,周朝就已在洛阳开汤渠引水灌溉。洛阳成为都城后,漕运和灌溉事业都有很大发展,但多比较简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建成伊河陆浑水库(总库容13.2亿m3)、洛河故县水库(总库容11.7亿m3)两座大型水库和一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全流域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5万hm2发展到20万hm2,伊洛河洪水得到初步控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水资源,规划在伊河上增设摩天岭等水库工程,在洛河上增设鸡湾、长水等水库,调节径流量。还需进行陆浑、故县水库灌区建设,同时要加固伊洛河下游堤防和整治河道,提高抗御洪水能力。

亚马孙河

  • 世界流域面积和入海水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上源为乌卡亚利河和马拉尼翁河,均发源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的东坡,两河穿越崇山峻岭后于秘鲁的瑙塔附近汇合,称亚马孙河。东流横穿巴西的北部,于马拉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见图)。从乌卡亚利河河源算起,全河长6 436 km,居世界第二位。干流接纳源自安第斯山脉东坡、圭亚那高原南坡、巴西高原西部与北部的大小支流1 000多条,其中河长在1 500 km以上的支流有17条,如左岸的普图马约河、雅普拉河、内格罗河,右岸的茹鲁阿河、普鲁斯河、马代拉河、塔帕若斯河、托坎廷斯河等。这些干支流蜿蜒流经秘鲁、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圭亚那、巴西等7国。全河流域面积705万km2,约占南美洲面积的39%,干流穿越的亚马孙平原面积达560万km2,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河水系示意图 亚马孙河流域均处在赤道附近的多雨区,年降水量多在1 500 mm以上。降水季节分布比较均匀,并有安第斯山脉的冰雪融水补给,加之中下游左右岸支流流域的雨季相互协调,使干流水量在不同时期均得到补偿,终年丰沛,季节变化较小。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达66 000亿m3,超过全世界河流注入海洋总水量的1/7。河口平均流量为21万m3/s,枯水期最小流量也大于2万m3/s。亚马孙河每年有2次洪水,大洪水期发生于3~6月,次洪水期出现于10~11月,枯水期在6~9月。平水时,中游马瑙斯附近河宽在5 km以上,下游为20 km,河口段达80 km。洪水时,中下游水面宽80~250 km,水深20~50 m,最大水深100 m,汪洋一片,因此,亚马孙河素有“河海”之称。河口呈喇叭型海湾,宽达240 km,为海潮上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潮水可深入内陆960 km,河口潮差达5 m多。亚马孙河每年携带入海的泥沙量约5亿t,在远离河口300 km的大西洋上,还可看到黄浊的水流。亚马孙河水面比较平缓,终年不结冰,巴西境内水深大都在45 m以上,具有非常优越的航运条件,3 000 t海轮沿干流可上溯至3 680 km的秘鲁伊基托斯,7 000 t海轮可达巴西的马瑙斯。整个水系通航河道总长2.5万km以上,各大支流的下游与干流联成一个庞大的航运系统。亚马孙河的许多支流从山地或高原进入平原,形成一系列急流或瀑布,有丰富水力资源,总蕴藏量约2.79亿kW。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发支流水电资源,1981年投入运行的阿马卢萨水电站装机容量1 780 MW,1995年投入运行的特龙贝塔斯河上的卡舒埃拉—波特埃拉水电站装机容量1 400 MW。

水利科学

  • 在研究自然界水的特性、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水的控制、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的知识体系。它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为目的的应用技术科学。它具体体现在水灾防治、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护的全过程,最终归宿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水体、水域的全面保护。水利科学的基础学科有水文学和水资源学、水力学、工程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河流动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另外还涉及许多学科门类,主要有: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测绘学、农学、林学、生态学、机械学、电机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史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等。当代水利科学中所包含的分支学科,按性质可分为:专业学科包括防洪、灌溉与排水、水力发电、航道与港口、水土保持、城乡供水与排水等;按工作程序划分的学科,包括水利工程勘测、水利规划、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利管理等;综合性分支学科包括水利史、水利经济、水资源等。发展简史水利科学依据有关基础学科、专门技术学科和水利事业的实践,建立和逐步发展起来。古代,人们从事水利,完全依靠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便逐步形成古代的水利科学。历史学家很早就注意到水利与世界古代文明发展的关系,在中国、伊拉克、埃及、印度等水利发展较早的国家中,都有早期的水利科学经验的著述。世界上最早的这类代表著作有公元前400多年希腊的希罗多德在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游记,记述了这些流域的防洪、灌溉、排水、改良土壤的特点和经验。成书于公元前475~前221年间中国战国时期的《管子·度地》和《考工记》,对水源和土地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修渠和筑堤的重要原则。公元前250年前后,希腊阿基米德著的《论浮体》是世界上第1部水力学理论著作,确立了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证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被后人称为“阿基米德原理”。18世纪以后,由于古典力学中的一些分支,特别是水力学的发展,水利科学开始建立于力学的基础之上。瑞士人D.I.伯努利研究了水的流动和阻力,于1736年提出液体质点运动时遵守能量守恒定理,后称为伯努利定理。同一时期,瑞士人L.欧拉、法国人A.de谢才,以及19世纪的英国人O.雷诺、法国人H.-P.-G.达西和J.-J.裘布衣等人对管道、渠道以及土壤中水的运动的实验研究,充实和发展了水力学。1773年法国人C.-A.de库仑发表土的抗剪强度及古典土压力理论,后经英国人W.J.M.朗肯、德国人O.莫尔、法国人J.V.布森涅斯克等对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研究,充实和发展了土力学。早在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就对河流进行定位观测,1807年在瑞典的维纳恩湖上的维纳什堡建立了世界上第1个系统的流量记录站,依靠系统的观测资料,对于水在陆地的循环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有了进一步了解。1898年,德国的H.恩格斯建立了世界上第1个水工模型试验室,开始将水利工程整体转换为模型置于试验室中进行研究。1917年,K.太沙基创立了土工试验室。此后,水力学模型试验和土工试验普遍引进水利科学的领域。20世纪30~40年代,有关材料、结构的实验也逐渐在水利科学中得到应用。近代的西方水利科学技术于19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1841年北京开始有雨量记录,长江口和宜昌的长江水位记录分别始于1865年和1877年,1889年用近代测量技术测绘山东、河南两省境内的黄河图,1902年山东河防设电报局,1923年邀请德国治河专家H.恩格斯进行黄河下游河道模型试验。中国近代的水利科学家李仪祉(1882—1938)于1915年起在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任教7年,主讲河工学、水文学、大坝设计等专业课程,1932年主持完成了泾惠渠第1期工程的设计,1935年在天津和南京分别成立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和中央水工试验所,开创了中国近代水利科学实验工作。通过教育、科研和工程建设,西方的近代水利科学技术得以在中国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推动下,水利科学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由于对水资源和水能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利建设的规模与难度越来越大,从而加速了现代技术与水利科学的结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江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减灾、水资源的开发管理、水环境的保护和水工建筑物等学科,在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总结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水利科学领域普遍应用了系统理论、系统工程方法、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水利基础科学的内容也更加充实,水利科学的理论研究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新的水平。研究方法水利科学的建立与发展,始终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基本法则。水利科学及其基础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现场调查研究、观测实验、各类模型试验、分析计算与理论分析相结合。水利科学各个分支学科虽各有其不同的侧重方面,并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各自的研究特点,但主要的依然是靠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运用水利科学的基础学科中已知的规律进行总结与分析。如基础学科中的水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河流动力学等的研究,就是采取大量的模型或试样,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力学的或物理学的规律以及数学工具进行理论分析,并与现场观测或工程实践进行比较验证;水文学的研究方法,则偏重于统计分析大量的系统观测资料,运用地球物理学的规律和数学工具进行综合与归纳。进入现代,随着系统理论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数学模型已成为水利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加上人造卫星、信息技术的开发,水利科学研究方法走上了新的台阶。水利科学对水利事业的作用水利事业的实践是水利科学发展的基础,水利科学又给予水利事业发展以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探索改造自然环境的途径,处理水利事业与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关系。认识水的自然规律的水利科学,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规律相结合,不仅可使水利事业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效益,并可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合理开展水利建设的前期工作。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对水利工程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进行调查勘测和分析研究,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制定工程规划,对水工建筑物进行设计和施工等。这些工作特别是调查、勘测、规划与设计等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与步骤,例如勘测手段以及取得资料的分析与判断,规划的原则与方法,工程的规范,建筑物的型式、尺寸、结构及材料的确定,都需要应用水利科学的理论与方法。③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水利工程建成后,在运行中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并不断对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以保证工程设施处于正常工况,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要对工程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与更新,实现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④开辟新的发展领域的技术源泉。水利事业要满足人类社会对水量、水质和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依靠水利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开拓发展新的领域,取得新的科学技术成果。⑤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和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国现代的水利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水利科学有了巨大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水利科学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①在全国主要江河开展全面系统的水文、气象持续观测的基础上,对暴雨洪水和水资源特性进行综合评价;不同发展水平水供需关系的初步分析;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为重要水利枢纽建设提供了基本资料和设计标准等。②主要农作物的需水规律,灌溉制度和节水灌溉技术,各类灌排工程建筑物的新形式,机电排灌设备等。③大型水利枢纽在复杂条件下的枢纽布置,结构型式,新型建筑材料,高坝建筑技术,高速水流消能防冲,大流量、高落差的江河筑坝施工导流,高坝通航,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地下工程,高边坡开挖和岩坡稳定,以及混凝土和土石料质量控制,水工建筑物的原型观测和抗震防护,水库泥沙研究等。④水利建设与管理中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球定位系统应用,新型混凝土掺和材料、高分子材料应用以及勘测设计施工中的新工艺设备等。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在防洪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宏观决策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科学发展展望在21世纪中,随着全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社会发展对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类自然资源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紧缺,制约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危机,中国缺水局面将更加严峻。全球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工业污染、森林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臭氧破坏、有毒废弃物排放、酸雨、海洋污染以及生物种群多样化消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水利科学必将进入一个更加综合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水利科学将在以下几方面获得新的进展:①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供需前景分析,涉及水资源的可能变化、可供水量开发、需水前景估计等,以及从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出发,进行水资源的系统规划和综合开发;②高效能节水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包括节水和农业高产技术和科学用水,劣质水的净化和利用,地下水回灌,回归水再利用,高效节能排灌机泵,还有喷、滴、微灌的新设备和新材料,渠道防渗和输水管道新技术等;③经济社会发展对江河防洪减灾提出新要求,要开展土地利用和生产力布局的科学规划,制约盲目发展洪泛平原的社会机制,有效的工程和非工程防洪措施,近代技术的应用,控制洪水减轻洪涝灾害,满足环境和生态平衡要求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等;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抓好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包括适合于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农林牧优良品种,坡地改良和土地利用的新方式,固土保水的新技术等;⑤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包括新的勘探手段与方法,新型水工建筑物,大型施工设备与新施工方法,水工建筑物新材料等;⑥现代化工程管理技术,包括电子计算机多媒体、自动化、卫星遥感、卫星通信等技术,现代化实验室和现场测试技术等。

《美国水资源规划法规》

  • 美国协调水和有关土地资源规划,优化开发国家自然资源的法规。该法规于1965年由美国国会通过,于1974年进行过修正。法规由国会政策的说明、水资源理事会、河流流域委员会、对各州综合规划财政补助的授权、综合规定等部分组成。该法规确认,通过协作促进水及其有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影响各级政府在水资源开发及管理方面的权限、责任或权利,也不代替或修正州际间及州与联邦间的有关协议,只对编制或检查区域或流域的综合开发水资源规划,确定和评价国家水土资源规划条款以及依照本法规建立的机构有效。该法规确定的水资源理事会成员包括内务部长、农业部长、陆军部长、商务部长、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长、运输部长、环境保护局负责人、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主席。由总统直接任命理事会主席。理事会的职责:每两年对水资源供需关系作出评价;不断地研究地区或河流流域规划和较大地区的需水计划间的关系,协调水资源与有关土地资源的政策和联邦有关机构的计划,并向总统提出建议;为参与编制地区或河流流域综合规划,评价联邦水资源规划和有关土地资源规划的单位制定原则、标准和程序,审查各地区及河流流域水资源规划,并将意见和建议连同规划一并交总统审查后,送国会审议。在水资源理事会组织下,于1968年和1978年完成了全美国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工作,并在1973年发布了《水及其相关土地资源规划原则和标准》。自1981年起,美国政府决定由环境质量理事会接管了水资源理事会的职责。该法规确定河流流域委员会的职责是:协调联邦与州、州与州、地方政府与非政府机构间的规划;编制或更新各级政府及非政府机构的水资源开发和有关土地的规划;收集分析基本资料并提出建设开发程序的建议;促进并进行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问题的研究;负责向水资源理事会提交地区、流域或几个流域的水资源和有关土地资源开发的规划或规划要点,并请求审议。各河流流域委员会主席由总统任命,并在流域内有关各州中选一名副主席。该法规确定:授权水资源理事会对各州水资源规划工作给以财政补贴,并由水资源理事会负责审议资金的分配原则和各州水资源工作计划以及有关的拨款。综合规定部分中,确定了关于拨款的原则条例;对美国东北部的供水规划,提出建设、运行及维护工程,包括航运、防洪和护岸在内的水资源开发工程;关于德马尔瓦岛水资源的综合调查研究和阿拉斯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的调查,调查研究报告和建议呈报总统和国会。

治河工程学

  • 研究通过工程措施调整改善河流自然状态以除弊趋利的学科,又称河工学。属水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广义角度看,治河工程学泛指研究在河道上修建工程对河道的影响,包括上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等。从狭义角度看,治河工程学仅指研究河道整治工程。自然状态下的河流,常伴随发生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运用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天然河流状态,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例如:为了防洪,可以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可以通过丁坝、顺坝工程改善险工河段状况;也可以修筑堤防或护岸工程,提高河道排洪能力。为了改善航运条件,可以通过水库调节径流,增大枯季流量,也可疏浚浅滩,增加枯水航深。发展概况治河工程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人类长期治河实践的智慧和经验总结。中国具有丰富的治河史料和经验。民间广为流传的大禹治水,反映了古代先民们整治江河,与严重洪水灾害抗争的不朽业绩。公元前256~前251年修建的都江堰工程,采取凹岸引水、凸岸排沙,是治河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创见。历经2 000余年,至今仍发挥巨大灌溉效益。近代治河工程学的发展,更多地与综合开发尤其是改善航运相联系,如欧洲莱茵河的渠化,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河道的整治,都在治河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中国在黄河下游新建和改建的护岸工程,长江中下游的整治工程,黄浦江整治,也都是治河工程学的成功实践。随着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妥善地保护自然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已成为治河工程学极为关注的重要课题。研究内容治河工程学以河流动力学为基础,主要研究不同类型河流演变规律,包括不同河流地质地貌特性及其与水文、地质因素的关系,以及泥沙运动的机理。上述学科属于理论研究范畴,而治河工程学则是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具体河系上,重点研究工程措施和河流本身的相互作用及后果,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具体内容:①确立河道整治线。河道整治线是指经过整治后,在设计流量下河道的平面轮廓,应能符合冲淤河流水流特性和河床演变规律,使水流平顺,滩槽稳定。河道整治的目的不同,所选用的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也有不同,如设计洪水流量和洪水位用于堤防和护岸工程,设计枯水流量和相应水位用于航道工程和浅滩整治,通常造床流量和相应水位在河道整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中水河槽经整治后,应能适应水流流态,不致出现重大变化。②整治建筑物的布置方案。整治建筑物应按照工程要求,研究经济合理的工程布置方案。在比较不同整治方案的基础上,必要时可通过动床河工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分析,作出最后抉择。③整治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河道整治工程常年经受水流冲击淘刷,维修任务很重;管理维护工作比一般水利工程更为繁重。随着施工机械化的发展,传统河道整治建筑物如抛石、石笼、柳枕、梢捆、杩槎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为多种形态的混凝土块护岸,装配式构件组装的混凝土面板,柔性钢筋混凝土格栅以及其他新材料新工艺所取代。但抛石和石笼仍为紧急抢险时常用的材料。研究方法治河工程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野外观测、资料的汇集分析整理、河工模型试验及数学模型计算、环境评估和必要的风险分析等。今后治河工程学的发展方向,应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运用现代技术,妥善解决环境和生态平衡问题。

《以色列水法》

  • 以色列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法律。该法于1959年通过实施,包括序言、用水安排、水工程、水费、组织机构和其他条款,共6章159条,适用于以色列全国境内的泉水、溪流、江河、湖泊以及其他地面和地下的各种水源。该法规定:各类水源均属于以色列的国家财产,它们受国家的控制并为全国人民和国家的发展服务;只要不导致水源的盐化和枯竭,人人都可以从水源地按有关条款取水和用水;政府任命一名水行政长官对全国的水事务实施管理;政府任命一个水理事会,以履行水法所规定的职责,水理事会的委员在27~39名之间,其中农业部长担任该理事会的主席,水行政长官为副主席,此外还有社会公众的代表、政府代表、世界犹太组织的代表,公众代表的名额不得少于该会会员的2/3,而政府代表和世界犹太组织的代表不得超过1/3,在公众代表中还应当有消费者的代表。该法还规定:按照水法所任命的以色列水行政长官,可以采取措施防止对水源产生的严重破坏。为了防止水污染和保护水资源,环境部长在与水理事会协商后,有权发布有关控制、限制、禁止水污染的管理规定。环境部长和水行政长官在必要时有权根据本法规定向水行政机构、流域机构、地方主管机构或城镇联合会就其地区内防止水污染的一切事宜作出授权或部分授权。农业部长与水理事会协商后,有权根据用水类别和经济有效用水的原则确定用水定额、水质、水价、供水和用水条件等,经财政部长同意和财经委员会批准后,农业部长可提出水费标准的管理办法。农业部长有权按照水的用途、水的用量(但农业用水除外)和条件划分用水的等级。水理事会在征得农业部长同意并考虑了农业的各种因素后,可以任命一个农业供水委员会,研究制定关于农业供水和用水方面的事宜,并设立一项水费的平衡基金,以缩小全国各地区之间的水费差距。司法部长通过发布命令宣布组建一个或数个相当于区级民事法庭权力的“水法庭”,处理水事案件。

太湖

  •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参见鄱阳湖)。古称震泽、具区、笠泽,为大型平原吞吐湖(参见彩图Ⅰ—16、61)。位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南部。太湖原为平原洼地,后因海平面上升,河道变迁,山区河流汇聚于今太湖湖区洼地,并逐步扩展,至宋、元后,始稳定于当今规模。在多年平均水位2.99 m(吴淞高程)时,太湖面积2 428 km2 ,其中湖水面积2 338 km2,岛屿面积90 km2,蓄水量为44亿m3,湖岸线总长度405 km。太湖进出河道共200余条,主要入湖河道有(参见太湖流域规划流域图):发源于天目山的东苕溪、西苕溪,在湖州杭长桥汇合后,由长兜港和小梅港入太湖;发源于江、浙、皖交界的界岭山地的合溪水系,由夹浦港入太湖;发源于宜溧山区和茅山丘陵地区的南溪水系汇合于南河后入太湖;发源于茅山丘陵地区的洮 水系,经洮湖、 湖承转后,由太湖西岸溇港分散入太湖。主要出湖河道有:太浦河、望虞河、梁溪河、横塘港、吴淞江及出湖港汊等。一般洪水分别由望虞河、浏河注入长江,由太浦河注入黄浦江(见图)。湖中90 km2的岛屿和沿湖低山丘陵是亚热带经济林木和温带果树栽培基地,湖中有梅鲚鱼、鲤鱼、青鱼、银鱼等鱼类百余种,盛产菱、藕、茭白等水生作物和水生植物,莼菜尤为著名。太湖地处中国经济发达区域,其周边除上海外,有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大中城市以及迅速发展的众多城镇乡村。周围地势低洼,分布着许多大小湖泊,河道交织是长江三角洲著名的水网区。湖区风景秀丽,是中国著名的游览胜地。 Ⅰ—16 太湖卫星彩色影像图周乐群供稿 Ⅰ—61—1 太湖风光缪宜江摄 Ⅰ—61—2 太湖风光缪宜江摄 1991年大水后,按照批准的规划,对太湖流域进行了系统治理,调整水系,扩大排水出路,加高加固环湖大堤,太湖成为太湖流域天然防洪和调节径流的调蓄水库,发挥防洪、供水、灌溉、航运、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1999年太湖流域遭遇历史最大洪水,上述治理工程发挥了巨大效益。湖水污染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关注。